我们从金融历史中的几大事件中来说说体会吧。
美国经济大萧条(1929-1933)资本主义与市场供需矛盾导致制造业,建设业等一些主要的产业大幅度减少,而伴随的消费指数也不断下降,猖獗的股票投机活动,动摇了金融的稳定性,股市暴跌,失业率巨高,银行信贷和分期付款造成提前消费的形式化,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日益恶化,造成了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开始了金融的整顿,各行各业公平竞争,兴办公共事业增加就业,以促进消费,使得美国经济慢慢走向正轨。可见市场供需平衡于金融稳健发展的重要性。
90年代的日本经济泡沫,导致了一个国家长达10多年的经济倒退,股票暴跌,几乎所有的银行金融证券都亏损,随着而来也引发了房地产泡沫。这个历史事件表明房地产价格的日益增长膨胀容易导致经济和银行危机,而我国对于房地产资金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若是出现房地产危机,那么银行首当其冲成为最大伤害者。虽然国家一直都在调控房价,而规范房地产开发行为才是首要也是最重要的。
还有东南亚危机,这是由经济结构,监管松懈以及汇率制度不完整导致的一次金融危机,金融市场动荡,造成大量资本外流,股市暴跌,大批行业金融企业面临倒闭。
且不说这些事件所带来的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应该有着很大的启示。优化市场经济结构,宏观调控,用看不见的手稳定市场,加强对金融市场监督,防范于未然,迅速反应。
金融的发展从宋朝的角子的产生而出现,以前货币就是一般等价物,没有特别的融资功能,就是减少以物易物的物质交换环节,金融就是融资的变化需求,每次的经济危机都是一种泡沫的破灭而产生的强制出清。金融是社会发展的血液,是立国之本,执政之基。
从历史的角度看金融,就像是每年做统计年报,你有着一堆的数据,从这个数据里面可以获得很多趋势,而趋势变换的每一个连接点,都代表着当年所发生的一件金融大事件,透过这个金融事件,我们又能联系当时的政治背景,文化需求,以及经济发展,感受那个时代所带来的变革,和人们心态上的变化。像是时间维度被拉长的大数据分析,就好像那句话说的,昨天一切决定了今天部分,而昨天和今天的一切,能够决定未来的走向。
结合实际,我想说的是,每个人研究历史,都是为了从历史这本伟大的教科书当中,获取对于现在和未来的一些发展建议。所以,从历史的角度看金融,也是为了我们经济的更好更稳定更科学的发展,出谋划策。从历史的角度看金融,对于一个人的思维拓展和理论强化训练来说,它是无穷无尽的资料库和数据源,对于个人的兴趣爱好,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领域和实践方向。
但是,从实际利用的角度上来看,我想现在的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很好的取代从历史当中看金融这件事情,因为我们可以从即时的变化当中,更好地掌握发展动态,传播方向,以及趋势变化,而没有什么必要去对比着历史,然后得出可能不贴切于现在基本情况的一些结论,现在的技术,完全已经可以把这些复杂的分析,简化成直接的结论。
每一次历史都是现在的重现,经济都是有周期性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到08年的经济危机,我国的99年的通胀到4万亿,金融都是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所以对金融要有敬畏之心,创新可,但没有制度性的笼子,金融就会露出他的爪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