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已被国家层面定义为共创共享、可分配的“生产要素”,这必将极大的助力大数据在2020年的发展。
这里,简单说几点来年的发展趋势:
1.脱敏流通
可分配即可流通,但是一定是合规、合法的。
怎样才能合规、合法?
这得依靠一些底层的公允脱敏技术,不具体指向某个具体用户,不可复原数据信息……有哪些就不说了。
中国大数据产业受宏观政策环境、技术进步与升级、数字应用普及等众多利好因素影响,2018年整体规模达到4384.5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24%。我国大数据行业细分领域主要包括硬件、软件、服务以及安全防护四大模块,且这四大细分市场规模均保持增长趋势。
大数据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2015年以来,我国一大批大数据产业园相继落地,大数据产业生态加速完善,相关标准和技术体系持续完善,应用市场日益壮大,产业国家影响力不断提升。根据赛迪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大数据产业受宏观政策环境、技术进步与升级、数字应用普及等众多利好因素影响,2018年整体规模达到4384.5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24%,预计到2020年规模将达到6605.8亿元。
在政府、企业和各类行业组织的协力推动下,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不断完善,推动了大数据硬件和软件的持续变革,大数据专项服务和通用服务的蓬勃发展,以及大数据安全防护策略的加速成熟。而现阶段我国大数据产业细分领域包括硬件、软件、服务以及安全防护四大模块。
一是大数据治理体系尚待构建。
首先,法律法规滞后。目前,我国尚无真正意义上的数据管理法规,只在少数相关法律条文中有涉及到数据管理、数据安全等规范的内容,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数据管理需求。其次,共享开放程度低。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将有利于打通不同部门和系统的壁垒,促进数据流转,形成覆盖全面的大数据资源,为大数据分析应用奠定基础。
二是核心技术薄弱。
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的落后导致我国信息技术长期存在“空心化”和“低端化”问题,大数据时代需避免此问题在新一轮发展中再次出现。近年来,我国在大数据应用领域取得较大进展,但是基础理论、核心器件和算法、软件等层面,较之美国等技术发达国家仍明显落后。
三是融合应用有待深化。
共同参与,共同富裕,分股到户,实现制造者和消费者集结,减少重复建设,造成浪费
面对现实,不说大道理,自己的前途,自己来把握 . 当我们追求理想时,当然不能忽略了实际问题。 最完美的是能将理想和实际相结合, 找一份你最爱的工作。 当理想和实际有分歧时,你要分三步走。
1. 面对现实,只要能得温饱,有了一定的收入,你能从中得到物质的享受
2. 从实际出发,做你不是最喜爱的工作。把不爱做的工作做得“足够好”,然后再说去追逐什么理想。
3. 逐步实现理想,做你不是最爱的工作,而在你不爱的工作上拚命, 赚够了钱,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再去做你最爱的工作。 。。。
1、大数据技术升级迭代快
大数据技术不断的更新和迭代。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人才不断增多,技术升级的速度也在不断的提升。大数据技术的更新迭代将促进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技术更新,势必会促进其应用场景的不断加大,也就会再次扩大大数据人才的需求缺口。
2、人工智能逐渐崛起
。由于机器学习方案的不断进步,已经能够通过智能手机进行语音指令识别、拥有能够预测用户喜好的媒体服务、可以在数十亿个数据点之间摸清关系脉络的软件以及善于挖掘潜在价值空间的应用程序。
3、分布式存储和计算技术发展
直接说些所所想,至少以下趋势,2020不会成为红海!!!
这些年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以下行业有望成为2020的行业大趋势:
1.5g时代的到来,将会给直播电商的发展添加强心剂,现在产品去品牌化,主播ip化,直播去平台化。
1.数据管理仍然很难
大数据分析有着相当明确的重要思想:找到隐藏在大量数据中的信息模式,训练机器学习模型以发现这些模式,并将这些模型实施到生产中以自动对其进行操作。需要清理数据,并在必要时进行重复。
然而,将这些数据投入生产的现实要比看上去困难得多。对于初学者来说,收集来自不同孤岛的数据很困难,需要提取、转换和加载(ETL)和数据库技能。清理和标记机器学习培训的数据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特别是在使用深度学习技术时。此外,以安全可靠的方式将这样的系统大规模投入生产需要另外一套技能。
出于这些原因,数据管理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数据工程师将继续成为大数据团队中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
2.数据孤岛继续激增
2020年将是5G商业应用的一年,也是基于5G技术各行各业都在布局的一年,大数据云计算,云储存,边缘计算也将随波逐流
为推动大数据发展,我国有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旨在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受此影响,我国大数据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应用场景不断丰富。2018年,我国大数据行业市场产值规模已达6200亿元。
目前,我国正由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加速迈进。政府从人才、资金等多方面入手,推动大数据产业不断提升。广东、贵州、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等地区也相继制定了发展规划,致力于加快形成一批自主创新、技术先进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国数字化进程也开始进入发展黄金期。大数据在信息共享、采集、数据安全防护等方面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数据已经成为了全球各国争相布局的领域。另外,企业在数据库方面的构建,也成就了一个以市场为主体的数据中心。企业之间不断加强的数据交流,推动新型数据分析方法的发展,从而挖掘出数据背后潜藏的更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