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机器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都属于新增,但不是同一年,也归属不同的大类所以发展情况大不一样。其中人工智能是2019年新增,首批全国有35所获得该专业的建设资格;机器人应该属于自动化类或者机械工程类下,有机器人工程本科院校,也有工业机器人技术的高职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是2016年新增,一共发布四批专业备案,共计477所本科开设该专业。
2019年新增本科专业备案里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新增院校数量非常可观,尤其是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均增100所以上。这些专业的火爆由此可见一斑。
这里面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即可独立成学院,也可隶属某个大类下,机器人则属于自动化或机械工程下。这三个专业的发展前景都不错,虽说是新增专业,也是因为产业发展激化人才需求矛盾,社会培训无缝解决人才紧缺问题,所以通过新增专业来解决人才供需不平衡的矛盾。
虽然三个专业都是新增,专业建设历程、路径和发展前景各有所不同。
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2019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根据通知,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人工智能」新专业建设资格。
看好。2015年和2017年,我国先后推出《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两个国家战略,2018年教育部推出《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于国于民的巨大意义不再赘述,从个人成长和发展而言,也值得考虑。其与计算机类传统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与数学、统计类专业都有一定区别和侧重。当然这些专业之间的交集是很大的,互相交叉融合的知识和课程比较多。可根据自己爱好和所报学校情况做出选择。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也是很多考生和家长比较关系的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来一下。
首先,从当前的行业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趋势来看,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大数据领域都有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相关领域的人才需求量也会比较大,所以当前选择这些专业不仅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选择。实际上,当前这些专业也是热度比较高的专业。
大数据专业是近几年发展非常快的专业之一,当前很多不同层次的高校都有开设大数据专业,所以选择空间也相对比较大。大数据专业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到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所以选择大数据专业会面临较大的知识量,学习难度也相对比较高,需要学生具有一个扎实的数学基础,另外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
从近些年来大数据方向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整体的就业情况还是非常不错的,不少大数据方向的研究生在毕业时会拿到多家企业的offer,不仅薪资待遇较高,选择的空间也比较大。随着互联网科技公司纷纷布局大数据领域,不少研究生毕业后会从事大数据平台开发岗位,这些岗位的岗位附加值还是比较高的。相信随着诸多企业纷纷实现业务云端化,未来大数据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前景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机器人专业也是当前的热门专业之一,一部分重点高校会在信息学院的基础上,单独设立机器人学院,目的就是进一步提升机器人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从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来看,产业领域智能化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所以机器人领域未来的人才需求量会进一步扩大,相关岗位的岗位附加值也会比较高。
前景很好。未来的趋势,战略的需要。
以人工智能为例,2019年,人工智能专业被列入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建设资格,具体如下:
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工程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长春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北大学、中原工学院、重庆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选择这几个专业的话,数学、英语需要学好,否则是看不懂该领域的最新论文的。研究生,是要读的,否则是很难具备竞争优势的,这也意味着本科四年会是一个很好的缓冲期,可以在研究生时代做一些调整。
但愿不要一哄而上。
我通常不太建议去报新设立的专业,尽管人工智能等专业非常热门。其实很多高校为了更好的招生,所以设立一些比较热门的专业,但其实从师资到教材再到培养计划,都需要逐步完善。
人工智能、机器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
这些专业归根结底都能找到一些已经发展很多年、比较成熟的专业。因为这些专业本科就业是没有竞争力的,都必须要读研甚至读博,所以莫不如在本科踏踏实实找一个跟其关联度最大的基础专业,然后研究生时再往这些热门的方向走。比如人工智能,本科学计算机,研究生再往人工智能走是没有问题的,或者是学数学也可以。而机器人专业会更多一些,机器人专业实际上跟三大类专业有密切关联,一类是计算机类,一类是电子信息类,还有一类是机械类,所以学这三类专业,研究生都可以往机器人方向发展。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实际上就是统计学或者数学,研究生再往大数据方向发展。
大类招生
即便是同一个专业,不同学校在哪个大类下其实也是不一样的。以人工智能为例,北京交通大学,在计算机类下;天津大学在工科试验班(智能与计算类)下;北京科技大学在自动化类下;大连理工在电子信息类下。这个还是要要注意一下的。
这三个专业都是新工科专业,前景非常看好!
人工智能属于工学电子信息类专业,2018年增设。人工智能俗称“AI”,这个领域的研究实际在上个世纪就开始了,为什么到现在才兴起?因为这其中有许多争议性的东西,如意识、思维等。米国的大片《终结者》系列都很好地诠释这种担忧。现在把他列入本科专业,是因为市场中确实非常需要这种人才。
机器人工程属于工学自动化类专业,2015年增设。机器人工程实际上是人工智能的“人工”系列,他重点研究如何让机器代替人,去按规定的程序完成相关任务,偏向于实体。本科阶段不会有思维、意识、情感等方面的研究。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属于工学计算机类专业,2015年增设。就是大家口头中常说的“大数据”专业。他不仅仅是把数据积累在一起,更多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挖掘、运用,最为厉害的是机器学习,他通过不断学习,甚至可以模仿人类进行决策。这种运用在社会上早就存在,比方说某新闻阅读APP,他就可以通过你浏览的内容,发表言论等行为进行分析,可以第一时间提供给你最想看到的内容;再比如现在大家都在用的一码通,都是大数据在后面的支持。
在大类招生上,要具体院校具体分析。
个人认为前景是可以的。
因为这一块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很多大学专业也是刚刚增设。但整个人工智能范畴广就业面广,这一块人才目前就已经集齐短缺了,很多人都是刚刚从自动化等专业转型做这个。
就在5月20日,阿里巴巴宣布,将投入100亿元围绕天猫精灵全面布局AIoT及内容生态领域。据悉,今年天猫精灵将全面接入阿里经济体包括文娱、健康、教育、购物等内容和服务能力,并与内容产业深度合作,扩大生态;与阿里云智能、达摩院进行资源整合,重点投入物联网芯片、物联网操作系统、边缘计算、多模态交互等产品与技术研发。
所以这一块并不是画大饼讲概念,等5g技术全面普及,许多行业未来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状态。
新技术出现,必然会带来人才需求。我们可以看计算机出现,人类进入IT时代,程序员等计算机人才成为当时的新宠。回顾历史的每一个技术革新阶段,新技术在最初只有很少一部分在不断努力研发,随着这些人的努力,当有一天技术逐渐成熟,可以落地应用的时候,技术的需求量会不断扩大,只有最初坚守的那些人根本无法完成这庞大的技术推广应用等纷繁复杂的事情,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会随之大增。人工智能也是同样,当阿兰图灵第一次有了人工智能的模糊定义的时候开始,经过大起大落,坚守的人很少,随着技术不断走向成熟到可以进入实用阶段,专业人士需求量就开始增加,目前全球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缺口相当大。每一次人才涌现都是在新技术出现之后,大学是输送专业人才主要渠道,而相应的专业也必将炙手可热。
同样,随着人工智能的深化发展,人们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机器人。未来必将是一个人机协作的时代,以人工智能为大脑控制中心的机器人会走进千家万户,大大小小的企事业单位,几乎无处不在。也将是一个发展趋势,相关专业也就会受到欢迎。
现代企事业单位对大数据愈加重视,比喻为像电力一样重要的“动力燃料”。随着人口红利的不断减少,之前的粗放型运营逐渐显现出弊端,加之互联网出现,消除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客户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选择,此时数据作为动力驱动增长的精细化运营优势逐渐显现。大数据作为企业决策的依据,可以根据网民日常产生的行为数据,分析客户需求,用数据说话,作决策,精准营销,以更低成本,更高的效率,获得更大的绩效。所以,哪一家公司最先开始利用数据作为运营依据,就逐渐显现出其优势,而不利用数据驱动的公司,将会落后被“挨打”,甚至可能退出市场竞争。
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都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大趋势,必然会受到政府,企事业的重视,将会成为热门行业首选的几个方向,相应专业也将会受到人们关注,追捧。
认真的每个问题。
这些只是计算机类专业发展的几个方向。可以了解下自己的兴趣方向,选一个发展方向。高校大部分是为了多招生和吸引考生,才开设这些专业,能学到的东西大部分是简介这种程度的。想深入了解一个方向还是得靠自己深入钻研以及工作后多年的技术积累。
欢迎大家评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