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你们那个地方发展如何?

  海量数据的收集促成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它彻底改变了传统计算机学科、统计学科和计算数学,同时又在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信息海啸的驱动下,两年前,复旦大学集数学、统计、计算机、金融、经济各学科精英,成立了国内高校中第一家大数据学院。学院位于复旦邯郸校区的子彬院内,它的触角即所属的研究所及实验室已经遍及上海的各个重点行业。

  大数据的概念产生于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之后。当下,全球数据信息爆炸式增长,而云计算出现后数据的大量传输和存储不再成为问题,吴力波教授说:“有了大量的数据资源,就有了无数的财富”。当前所有的经济、科学等研究活动都是基于样本进行的,而这些大量的数据资源就可以为研究提供大量的样本,继而大数据产业也因此不断发展起来。在复旦大数据研究院,面对海量数据,科技创新由此展开:从硬件到软件、从存储到超算、从数据库到数据安全、从网络传输到并行计算、从数据分析到统计建模,从科学计算到优化方法。

  可观察行业景气度

  大数据的研究、使用和创新,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吴力波以自己负责的电力大数据实验室举例,“我们通过生活小区各用户的用电量高低情况,进行数据综合对比分析,就可以找出一户居民、一个小区的节电潜力”,这还只是电力大数据带来的第一步。

  第二步,电力大数据与房地产等行业息息相关。吴力波教授介绍,通过观察用户的用电数据,可能会发现本市部分居民的用电量极低,数据系统就可以判断,这些居民使用的房屋其实是空置的,基于此,电力大数据实验室就建立了空置房指数。除此之外,电力大数据数据分析,还可以观察到行业景气度的变动。比如房地产不景气,可能会影响钢铁、水泥、建材等的需求,这些影响,也可以用电力数据去表示。钢铁等行业产能的需求降低了,那么就意味着相关工厂的生产量和用电量会降低,通过分析电力大数据,我们就能观察到这些行业的景气度,进而观察宏观经济的变化。

  提高工作生活效率

  大数据最直接的是带来传统管理模式的变化,进而可大大提高人们的工作生活效率,节约资源。记者采访复旦大数据学院时,正值高温来袭。面对夏季高温,上海电力最重要的是负荷管理,电力研究要做的头一件事就是提前预测负荷高峰的出现。原来的负荷管理是很被动的,现在,通过电力大数据的精确分析预测就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哪些行业的用电会下降或上升,可以提前布局,采用一些经济手段解决电力超负荷的问题,比如说在一段时间内关停生产效益低的企业,给它一些经济方面的补偿,从而降低整个电力系统的用电负荷。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