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清华大学2019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一个个子小小的、声音轻柔的女生的发言却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和家长。
在我们的认知中,清华的本科毕业生应该大谈人生的高度,谈学业目标,谈超越与奋进,然而她却谈的是责任与担当,谈得是回归与奉献。
她是清华推荐免试研究生,为了做一件公益事业,她选择延迟入学一年书写责任与担当。
她就是被人们称为寒门贵子的学生,来自甘肃国家级贫困县的张薇。
01 张薇意识到家乡的教育的落后,埋下改变家乡落后教育面貌的种子
自己的家乡镇原,一个黄土高原上的国家级贫困县,交通不畅,教育资源有限,经济相对落后,第一次作为本县学生代表去省城参加物理竞赛实验,当自信满满的她看到竞赛上自己从没有见过的比赛用的仪器,自己傻眼了,当她终于找到仪器的开关时,实验时间已经到了,她在这次实验中输了个彻底,也另她意识到了不同地域的教育差异如此巨大。
恩。我认真地拜读了张薇的《坚持与担当》,也是很受感动。
我们先从文章本身说起。
这是一篇可以进入经典的小文章,全文用语质朴,没有华丽的语言、激昂的口号。但在质朴中,却用鲜明的主题、严密的逻辑、严谨的结构、鲜活的案例、流畅的行文,揭示出深刻的哲理,以及人生感悟,还有有待继续进步的社会现实,让人爱不释手。是一篇经典的好文。
重点,我们回到张薇的个人经历与认识,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这也是这一篇文章,带给人们最深感动的地方。
清华大学寒门学子张薇的演讲《坚持与担当》全篇都没有喊口号,而是非常的接地气,语言也非常的质朴,在她的演讲当中我们能看到3点,非常感人:
1.不掩饰不躲藏贫穷带给她的“伤”。
张薇在演讲中提到这样一个小细节:她有一次参加竞赛需要使用一个仪器,她第1次见这种仪器,连开关在哪里都不知道。等她找到开关的时候,竞赛时间已经到了……
出生寒门,哪怕你考进了清华,你跟其他同学之间依然有见识等各方面的差异。
张薇对于这一点并没有做任何的隐藏。同样坦诚的还有他对于这种差距的态度和认知:我跟别人的确是有差距的,我能感受到这种差距,但我更愿意用我的实际行动和百倍千倍的努力去弥补这种差距!
寒门之子张薇在2019清华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视频在网上疯转,很多网友留言说,这才是当代大学生该有的样子。之所以能感动那么多人,我想这几点是关键。
01,她是稀缺的寒门贵子
京东老总刘强东曾经给他的母校中国人民大学捐款1000多万的奖学金,其中70%以助学金的形式发放。但现实结果是助学金根本发不下去,因为根本没有多少人申请。为什么?人大领导告诉他,来自农村的学生可能连30%都没有。这个事件充分证明了经济的发展和教育资源的倾斜是成正比的,“寒门出贵子,豪门出败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清华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张薇来自甘肃的国家级贫困县镇原,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教育资源有限。她在演讲中说到,第一次到省城参加物理竞赛,在实验环节,连比赛所用的仪器都没有见过,等她找到实验仪器的开关,实验时间已经到了。这样的落差并没有让张薇退缩,反而奋力拼搏,最终成为清华园的一份子。
在寒门难出贵子的时代,张薇的经历本身就很励志,寒门逆袭成功的故事,本身就足够打动人。
她只能代表她自己的情况,寒门千千万,不是每一个寒门都能好好上学,都可以考入清华,都可以完整毕业。励志没错,但千万不要绑架大众,说什么寒门逆袭之类的鬼话和不负责任的话,正能量从来不需要靠道德绑架来宣传。她,只代表自己
感动只是感动!
清华大学毕业生张薇的毕业演讲大概是6分30秒左右,但恰恰是这500秒的时间让我听的心血澎湃,心里充满了感动。之所以这么说,有以下几点原因。
1.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整个演讲中,张薇的语言很朴实,也很诚恳,并没有过分的吹嘘自己的努力,只是事实求是的在叙述,自己四年大学所做的事情,恰恰这些普通的事情,显示这个女孩坚韧的毅力和拼搏的性格。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去完成一生最重要的事情,言简情深,真的忍不住为她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