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面积只有719平方公里,人口560万,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是亚洲为数不多的发达国家之一,同时新加坡也是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仅次于纽约、伦敦和香港。
新加坡经济强盛首先是因为自己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咽喉位置,而马六甲海峡则是世界上最繁忙最重要的一条海峡,每年有1/4的海洋贸易要经过此海峡,而新加坡港则成为这条航线上最重要的中转站。新加坡港也因此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转运港口和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港口。
第二点,新加坡的工业,1961年就成立了裕廊工业区,而裕廊工业区也是亚洲最早成立的开发区之一,工业门类齐全,如今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新加坡在造船、炼油、电子等方面基础雄厚,是东南亚最大的造船基地和全球炼油中心之一,因其发达的炼油技术,新加坡也成为为数不多的拥有石油定价权的国家。与此同时新加坡也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电子制造业等。
第三点,发达的旅游业,新加坡被称为“狮城”,旅游资源丰富,是世界比较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业也成为新加坡最重要的外汇收入之一。同时发达的服务业和零售批发、交通通讯等都是新加坡创收的重要产业。
第四点,政府主导下得社会服务,带来稳定和谐的社会发展局面,和投资环境。新加坡1964年就实施了“居者有其屋”的国策,而如今大部分国民都生活在政府提供的住房内。同时新加坡也施行的是全面免费医疗。各种措施加上严格的法律使得新加坡社会稳定,投资创业环境良好。
与其说新加坡国家有钱,不如直接说新加坡政府非常有钱。
新加坡这几年来一直被诟病经济差,发展迟缓,其实这是一个小国家的正常状态。
新加坡是从1965被迫从马来西亚分离出来,独立成立了国家。当时的马来西亚占据了多数新加坡需要的资源。新加坡国土面积小,资源稀缺。而且最关键的是新加坡在独立之前,华人的比例比其他种族的多,所以领导人也是以前总理李光耀为首的华人班底为主。由于李光耀先生对政治的独到见解和出众的能力。马来西亚政府有点担心新加坡华人政权会影响到以巫族马来人领导的马来西亚政权。
独立之后,我们不得不佩服李光耀先生的领导能力。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将一个几乎是渔村国的热带岛屿迅速发展壮大并成为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发达国家。
新加坡的支柱产业从本人看来,最主要的还是港口业。其次分别是金融业和旅游业。国家在发展,建筑业的繁荣也能代表他的一个状态。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到今年截至,新加坡的经济发展速度已经远远的低于新加坡政府的预期。
新加坡当然很有钱咯!
曾经的亚洲四小龙之一,现在的世界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位列纽约、伦敦、香港之后,排在了东京前面)。
这个国土面积仅七百多平方公里,人口600万不到的“蕞尔小国”,却有着3500亿美元的GDP,与邻国马来西亚相当,总量虽然不大,但人均可就厉害了。其6万美元的人均gdp是咱们国家的6倍多,属于高水平收入国家。
不过这个国家福利不咋样,除了在住房上有着一定的便利补贴之外,其他的完全不能和其他高收入国家的福利相比。这里的医疗教育虽然很发达,但是都不免费。甚至于没有失业保险,只要没有工作就一分钱都不会有。
新加坡是华人为主的国家,有华人聚集的地方就会发达。在独立初期也不繁荣,是马来西亚当作包袱划出去的,在华人政治家李光耀的领导下实行全方位的外交,与中美友好与台湾也友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利用马六甲的地理优势,在东亚大发展的时期跃居四小龙之首。现任领导对华失策将要吃苦头。
!
新加坡确实是有钱,与其说新加坡有钱,不如讲大多数亚洲或者世界上的富人都聚集到了新加坡。新加坡的资产上亿的富人总数在亚洲排名第一,根据BCG的世界富人调查报告,新加坡每10户家庭就有一户是亿万富翁。吸引世界各地的投资是新加坡的一个方式,所以对于富裕层有着很多的利点,这也直接影响了许多有钱人选择新加坡国籍。
资产保全度全世界第一
资产保全度,简单来说就是除了上交的税金以外的个人资产所剩的比例,越高当然是保全度越高。单单从个人税务方面,新加坡就能够节省很多支出,我就针对新加坡和日本进行一个比对,或许能够看出一二。
新加坡的发达,位置是次要的,主要原因是决策是否重要,人民是否聪明勤劳,其他方面只能排在次要位置!如果从位置来讲,斯里兰卡也不错,同在马六甲的印尼及马来西亚也不错!红海两岸位置也不错。等等。
新加坡的成功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李光耀治国理政方略的完美结合。新加坡的地理优势与香港类似,李光耀执政后模仿香港的经验,结合本国国情,将新加坡的发展方向定位于金融、贸易、航运、旅游等第三产业,将官方语言确定为英语,这都是基于为世界各国提供优质的服务,吸引全球的资金。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新加坡获得了巨大成功!有人说新加坡是数典忘祖,但人家是站在有利于本国的角度看问题和做事情,这没有错!前些年我国政府派出大批高官学者到新加坡培训,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就很说明问题。
新加坡面积非常小,只有大概720平方公里。但是如此小的国家,人民的富裕程度是世界前茅。这是为什么?这可能是很多人的疑问。最突出的优点就是优秀的地理位置,坐落在马六甲海峡最重要的部位,而马六甲海峡几乎是世界贸易最重要的地理位置,每天经过的货物数不胜数。只是占据地理位置并不是成为一个富裕国家的根本原因,有很多国家拥有丰富的地理资源但是却没有发展好,比如巴拿马,巴西。香港和新加坡其实有点像,都是亚洲重要的金融中心,但是新加坡却有香港不具备的工业体系。工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即使再小也是。因此新加坡在电子,生物,化学,炼油,水处理,造船等等方面都有先进的体系和技术。同时工业也占国家GDP的很大比重。而且新加坡领导人很有远见,在贫困的时候也大力投入资金发展水处理技术。新加坡水资源匮乏,几乎没有。过去,都是从周边进口水源,受到很大钳制,一旦断水,后果不堪设想,而现在不仅有完备的海水淡化系统和水处理系统,还低价购买别人的淡水资源,高价卖回处理后的水,可谓非常有商业头脑。同时,大力发展教育,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亚洲甚至世界的排名都名列前茅,这和政府多年的努力分不开。建造花园城市吸引投资,发展机场,后勤系统等基础设施,新加坡樟宜机场几十年如一日的被评选为亚洲第一机场,这种坚持,也是新加坡的特质。优秀的地缘政治政策,非常优秀的运用“以小事大”策略,平衡周边各国关系,平衡中美之间的关系,同时为两岸的交流搭桥建路。在国际上也享有非常重要的政治地位。
新加坡面积大小和富裕程度没有直接关系,小国能否富裕在于天时地利人和,要说明新加坡的问题,最好对比马来西亚一起说,两国历史背景、族群构成相似,而发展成就存在相当差距。先说“天时”。
【新加坡鱼尾狮】
1、天时。这里指的是大英帝国留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新马两国在战前都是英属殖民地,包括海峡殖民地、马来亚、北婆罗洲等单位,具体统治形式略有不同,英国女王是共主。独立后,新加坡继承和发挥了英式体系的优势,走上繁荣富裕的建国之路,而马来西亚和国际主流相反,制定一系列保护(偏袒)多数族群马来人利益的政策,不能团结国内所有族群,发挥所有人的积极性。
新加坡的国土面积只有719.1平方公里,人口约为5612253,就是这么一个弹丸小国的GDP总量约为3239.07亿美元,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37位,人均GDP57714美元,排名世界第八位。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新加坡如此富裕呢?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新加坡扼守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咽喉要地马六甲海峡,成为控制国际贸易和能源安全的关键节点。需要注意的是:马六甲海峡是公海,本来世界各国的船只从此通过都不需要向新加坡交一分钱,但新加坡在这条国际黄金水道边上建设了目前世界第二大的货运码头。如果过往船只仅仅只是从马六甲海峡经过自然不必向新加坡交钱,但如果要享受新加坡码头提供的各种服务那就得另算了,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正是靠着国际自由港的优势和国际一流的服务为世界各地的船舶提供转口贸易的平台,新加坡才能坐地生财发家致富。新加坡作为国际航运的重要港口之一拥有东南亚最大的修造船基地、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世界最大的燃油供应港口。新加坡通过200多条航线连接着世界600多个港口,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亚洲主要转口枢纽之一,拥有世界第二大集装箱吞吐量和世界第一的燃油销售量。
同时借鉴东西方文明的优势:在国家制度设计层面新加坡是一个高度效仿西方制度体系的国家,但与此同时新加坡同样珍视传统的东方文化——始终践行其国父李光耀的治国理念:使人民在食、住、就业、保健等方面都受到良好的照顾;在法治下社会有秩序、有正义,国家不是由反复无常、独断独行的个人统治者管理,人民不分种族、语言和宗教,彼此都不互相歧视,没有人拥有极度财富;人民尽可能享有个人自由,但却不侵犯别人的自由;经济能取得成长,社会能取得进步;有一个良好的教育制度并不断获得改善;统治者和人民都有很高的道德标准;有优良的基础措施,消闲、音乐、文化和艺术设备,人民有信仰和宗教自由,能过充实的知识生活。正是在这样的治国理念下新加坡在政府主导下努力提升社会服务:从1964年起新加坡开始实施“居者有其屋”计划,迄今为止超过80%的新加坡公民人居住在政府承建的房子,其余20%的居民则住在有地房地产以及私人公寓,全国居民住房拥有率达到90.5%,人均寿命82.5岁,15岁以上公民的识字率为96.7%。全国平均每一万人有医生23人,共有病床1.2万张。每千人拥有私家车110辆,手机渗透率达到148%,家庭电脑拥有率81%,上网率77.7%。1984年新加坡政府开始推行医疗储蓄计划:规定每个职工把月薪的6%-8%存入银行,设立个人医疗储蓄户头。这一计划为每个居民预备了一笔即时支付费用,并不足以完全支付重病、大病患者的所有医疗开支。贫困家庭可免交医药费或享受政府其他的医药补贴。病人住政府办的C级医院只需交15%的医药费就行了,完全无支付能力的穷人可以向政府申请补助或全免。60岁以上的老人在公立医院看病只需交一半的门诊费和药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