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为什么会成为全球的大数据开发地?

1

其实问题换成“贵州为什么成为我国的新兴大数据中心,并成为全球瞩目的大数据开发地”会更贴切一点,前边的答主说的几乎都是贵州自身优势和国家扶持的原因,但对于外部原因、国际形势等提及较少,所以我来做一些这一问题的补充:

1、自身优势

贵州自身发展长久以来都很模糊,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在国内的迅猛发展,贵州在内部探索之中最终选定大数据作为突破方向,可以说是孤注一掷,贵州发展大数据的决心与国内其他地方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此,它们没有其他的什么好的选择,这种破釜沉舟的态度也让它得以集中所有精力发展大数据产业,从而成为独特优势。

2、先发优势

国内没有哪个省份如贵州一般,将大数据作为第一等战略进行规划并毫无余力地推动。并且贵州将独特的自然优势、成本优势以及政策优势很好的利用并推广了出去,从而首先成规模地做起了大数据产业。

2

贵州为什么会成为全球的大数据开发地?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贵州人,目前也从事大数据行业,那么就由我来简单的这一个问题。贵州省政府在短短3年时间内引进了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惠普、富士康、阿里巴巴、百度、高通、IBM等两百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入住贵阳,将贵阳打造成了中国数谷。贵州地处西南,经济欠发达,却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我认为是非常深刻的原因的。在我看来,贵州的成功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个是政府大力宣传扶持的原因;第二个是贵州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第三个就是贵州相对低廉的人力成本。

一、贵州大数据发展政策

2014年年底,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正式入驻贵州贵阳综合保税区,我有幸成为此家公司在贵州的第一批员工。亲历了贵州省政府及贵阳市政府各位主要领导对于大数据的支持,那时候我们在公司上班,就像关在动物园动物一样,每天都被人参观,来人几乎都是省市里的各位主要领导,公司成立之时,时任贵阳市市委书记及市长还出席了公司的成立仪式。不仅如此,贵阳市还购买了超过1000亿元的服务器用于发展经贸云、农业云、健康云等七大云。后面我跳槽到了另外一家贵州本地成立的互联网公司,专业负责百度大数据基地的工作。对于政府发展大数据政策的力度,了解的就更深刻了。不分节假日,我们常常需要接待中央各位主要领导例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团中央书记秦宜智等中央主要领导以及全国各省市政府主要领到的参观。现在我的感觉那真就是,在公司待着就更像待动物园了。被参观见领导是常态,哪一天没有参观不见领导反而有点不习惯。

二、贵州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发展大数据,是能源条件的。因为大数据,是一个高耗能的行业。大数据的各种大型服务器要正常运转,需要消耗大量电力,有人说,数据中心一半以上的成本都是由电力成本消耗掉的。而贵州是一个水电资源极其丰富的省份,在这里修建数据中心,不仅大力给钱给政策,而且由于水电资源极其丰富,低价格供应电力完全无压力。不仅如此,贵州气候条件极其宜人,常年夏季气温大多维持在14度到24度之间,平均气温22度左右,冬季也不算冷,平均气温6度到8度。大数据中心放在贵阳,甚至不开空调,服务器也能正常运转。这个绝对是其他任何省份都不具备的条件。还有就是贵阳的地质条件非常稳固,在贵阳的历史上几乎没有发现过任何地震、风灾、水涝等自然灾害。因此数据中心建在贵阳,不仅成本低,而且,会非常安全。目前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纷纷将自己的大数据中心建在了贵安新区。

三、低廉的人力成本

相比中国的绝大多数省份,贵州的人力成本是非常低廉的,贵阳由于以前就业机会少,很多人绝都是到北上广深浙江江苏等地打工,如果在家乡提供就业机会,哪怕工资不高,也会有大批人员回乡发展(贵州人是非常恋家的)。这两年贵州的发展已经吸引了大批在外的贵州人回乡发展。但由于贵阳高技术人才不多,而大数据低端行业,尤其是数据中心和呼叫中心,却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北上广深的劳动力成本支出太高,根本无法支撑整个大数据行业的发展。因此,贵州的低人力成本肯定让他们无比惊喜。这也是为什么多家著名企业包括苹果、三大运营商、当当网、新浪网等的数据中心均设置在贵阳CCOB中心的原因。再拿我现在所从事的职业来说。百度公司前期投入了200亿美元来做无人车(阿波罗计划),他们在贵州有一个三四百人的数据处理团队天天加班加点的干活,但是这个团队的人力成本却连整个项目成本的1/100000都不到。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大数据行业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由于以上三个条件,选择贵州发展大数据简直是必然。

综上所述,我认为就是以上三个因素:政府强有力的扶持政策,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以及低廉的人力成本带动了整个贵州大数据的蓬勃发展。

3

最近许多高科技企业数据中心纷纷落户贵州,比如苹果、富士康,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都选择贵州建立数据中心,这个和我们想象中的不一样,在我们印象中,数据中心不应该建在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的地区吗?贵州山地较多,并且经济落后,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不符合条件,但是存在即是合理,贵州其实也有自身的优势。

贵州的有利条件

无与伦比的生态气候优势,使贵州成为大数据企业青睐的沃土。

平均气温低,节省电力。贵州地处北纬24度到29度之间,平均海拔1100米。年均气温14℃到16℃,夏季平均气温22.5℃,冬季平均气温6℃到8℃。“数据中心机房需要控制在低温,而贵州本身气候宜人,电费又便宜(这边的电力都是卖到外省),贵州就会有优势。举个例子,在2014年6月底,总投资2.2亿元的富士康绿色隧道数据中心完工。处于风口之间的数据中心,四季风速为每秒2至3米,全年采用自然冷却,每年可节约900万度电,如果在平原,投入的电费比重是远远超过贵州的。

地质结构稳定,灾害风险低,森林覆盖率49%。贵州适合大数据产业生长的优势资源远不止于此。

4

小编觉得贵州之所以能够被各大互联网企业选做数据的开发地,无外乎以下几大原因

廉价且充足的电力

贵州的喀斯特地貌决定了贵州存在着丰富的水电资源,早些时候,比特币挖矿还非常火的时候,很多矿场主都会包下一个水电站用来发电。而对于数据中心,电力供应的稳定保证了数据的安全,依仗于西点东输,电力价格偏低保证了数据库的成本较低,而贵州不仅仅拥有丰富的水电,同时火电的价格放在整个国家都不算贵。

气候温度适宜

地处北纬24度到29度之间,平均海拔1100米。年均气温14℃到16℃,夏季平均气温22.5℃,冬季平均气温6℃到8℃。地质结构稳定,远离地震带,灾害风险低,森林覆盖率49%,贵州在这一点上完全符合条件

政策的福利

2013年三大运营商南方数据中心落户贵安开始,北京供销社大数据中心、华为数据中心、腾讯数据中心相继落户,贵州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数据省份,苹果数据中心所选址的贵安新区也已经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政府对于大数据行业的鼎力支持,政府报告也指出要把贵州打造成一个数据之都,3月8日上午,由贵州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大数据局局长马宁宇带队在美国硅滩Viceroy Santa Monica举办大数据招商推介座谈会,了以PE Chain为代表的数家美国科技企业参会。

5

看来马云他们当年在贵州搞的大数据是真正的成功了,仅靠贵州力量来推动大数据是一件艰难的事,可以这么说,这个新的产业能够落户贵州,还真的是马云等人的游说与推动呢?那几年,贵州工业相当落后,贵州不发展工业,又怎么谈得上贵州的发展?既然确定了贵州的发展目标,又选什么项目来贵州呢?这个年代该发展哪样项目来拯救贵州的落后工业呢?这些都摆在各个致力于改变贵州落后面貌的人们的面前,加上贵州信息又落后,究竟要搞点什么来促进贵州的落后局面呢?贵州利用一切机会都向外来的人们说明贵州要大发展了,希望来客与各位来宾,退出你们的思维,智力支持一下贵州,马云随便一说,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可否发展大数据产业?这下子像找到救星,贵州抓住机遇,从北京中关村把搞大数据的人,请到贵州,很快的,从未听说过大数据的贵州人也感到一阵冲击波,不管要什么贵州都尽力而为,马云他们也来到贵州,大讲特讲大数据的好处,大数据在贵阳很快的落户下来,才几年功夫,就吸引着不少企业搬迁来贵阳,连美国的苹果公司也在投资贵州,在这里享受大数据带来的便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数据带来了一个崭新的贵州,贵州在一片凯歌声中悄悄的崛起,也标志着贵州新时代的开始!

6

知道贵州为什么会成为全球的大数据开发地,首先我们应先了解什么么叫做大数据。

大数据

“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但它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Big data)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著云台》的分析师团队认为,大数据(Big data)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公司创造的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在下载到关系型数据库用于分析时会花费过多时间和金钱。大数据分析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因为实时的大型数据集分析需要像MapReduce一样的框架来向数十、数百或甚至数千的电脑分配工作。

7

确切地说,贵州只是大数据储存地而不是开发地。主要是因为贵州的地价比较便宜,另外,贵州为了吸引大数据中心落地,也大幅度地提供优惠电价,许多科技巨头包括阿里、苹果、腾讯、华为的大数据中心都建在贵州,主要是建设营运成本比较低,另外国家政策指引也起很大作用。在其他地区也有大数据中心,亚马逊想进入中国的大数据市场,光审批就等了三年,最后亚马逊大数据中心就建在宁夏的中卫。

而大数据开发地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杭等大中型城市,因为这些地方才能留住高层次的大数据开发技术人才。

8

请!哦!有很多网友了,我只简单的聊两句。我是云南人,贵州与云南接壤,云贵川三省相连,这三省当中贵州是阴天最多,有句话形容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当然贵州人在惯了不觉怎么样,座老的山坡不嫌陡,要是我出差去那里几天都不习惯,那象我们云南天天蓝天白云,我们云南又恰恰是天无三日阴。所以任何地理位置都有他的独特优势,这也就是全球的大数据开发地会选在贵州的所在,一句话就是气候的得天独厚……

9

我们先来看看最近苹果公司与贵州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苹果也宣布,将投资10亿美元在贵州省贵安新区建设iCloud数据中心。未来中国iPhone用户的数据将逐步存储在境内的数据中心。而除此之外,国内很多企业的大数据都放在贵州,这又是为何?

贵州,之于云计算,定位是“数据之都”。与浙江一样,“数据之都”的由来与政府的开明,息息相关。“数据之都”,很有可能就是贵州的第六张名片。打造这张“金名片”,靠的是“贵州数博会”,以及前后的项目落地,最为出彩的便是“云上贵州”。“云上贵州”是中国首个由省级政府主导的云平台,也拉开了贵州大数据产业爆发的序幕。2016年,阿里云由马云率队来到贵州,签署了深化全面的合作,合作范围拓展至医疗、交通、安全等领域。“云上贵州”,其实是贵州“数据之都”的序幕。

发展大数据,需要电,需要水,也需要人。贵州“数据之都”的战略,除了政府策略,以及阿里云等企业的参与,也与它的资源有关。曾经的劣势,却不想成为现如今的优势,贵州是个资源丰富的成本洼地。

10

贵州不是全球大数据开发中心,而是全球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中国机房”。


对于在中国运营的外企来说,2018年6月1日实施的《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了“中国的数据要留在中国”。既然要把数据留下,那么就必须在中国建机房和数据中心。


为什么苹果、富士康等企业都选择贵州建立数据中心?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