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非法集资!!!不要创造新罪名,为犯罪分子脱罪!!出借人死不瞑目!
井喷是统一行动,让你入坑,集体爆雷也是统一行动,让你血本无归,还有统一定为非吸,判你有罪。
老百姓的钱必须集中到少数人手里,以集中办大事。P2P没了,那就大量IPO,不知我理解的对不对?
在伟大的社会主义面前,形形色色的资本到最后都是这个结局。
老百姓不能太有钱,你去想吧。存款贬值,理财赔钱,P2P暴雷,基金赔了也要交管理费,股票没有投资价值,只有一个投资挣钱,房子,可房子让你钱袋空空,挣钱是捣腾房子的先知们。
最开始的时候有国家号召金融创新,所以才会陆陆续续有几家冒出来。
其实也没有说一下子爆雷全爆完,也分了几批的。
第一次印象中最大最早的一次爆雷是E租宝。
2015年12月16日,E租宝涉嫌犯罪,被立案侦查。
从那时候起,P2P才进入我的视线,因为闹得非常大,我想有E租宝这事了,应该所有人会对P2P这玩意有所警惕吧?然而这场闹剧万万没有想到到现在,都没有结束……
p2p实际是银行的皮,但是没有银行的逃生通道。银行有两大法宝p2p却没有。1,是坏账处理,资产处置。这个国家有办法兜底,但是p2p没有,导致资产处理不及时无法还出借人的到期资金。2,银行不会挤兑,有也有办法处理。但是p2p没法控制挤兑。p2p本来就是个怪胎,政策不允许有资金池,实际上没有资金池是没有办法做到及时放贷的,因为到p2p上借钱的人,要么急着钱救命,要么就是不合规无法找银行接到钱的人。还有就是都是吃利差,p2p的融资成本明显高于银行,风险也高于银行,所以高成本,高风险一定要有高收益p2p才会去干。但是事实上借款人的资质又低于银行客户,基本都是b类以下客户,借款人借钱的开始就如吃了毒药,恶性循环也开始了。加上没有兜底,p2p不倒才怪。它就是个历史的怪胎,但是有其生长的土壤。说白了就是民间借贷的组织化,公开化。这都是银行功能不足造成的。
资本都是逐利和扎堆的,资本又是最聪明的,又是最傻的。
本轮p2p始于5年前,当时房价暴涨,资本不想接盘,股市经过大涨后暴跌,资本及时退出来,而美国的打压,也让投资贸易受阻。
房地产,股市,投资贸易都无处容纳这么多资金,于是资本在找下家,恰巧网贷跳了出来,这是一个盘子足够大,又有暴利的行业,只要控制好风险,p2p就可以大有所为,先是借贷平台,后是校园贷,裸贷各种黑网贷,层出不穷,解了某些人的燃眉之急,也套牢了一部分人,更让一部分人借了钱没有还,利用漏洞发财了。
由于这几年美国打压,钱不好赚,于是坏账烂账越来越多,就有无法运营的网贷公司破产跑路,清盘。
由于国家注意到了p2p的风险,加大了监管,很多黑网贷,非法贷就只有跑路关闭了。
为什么短短时间p2p井喷发展,而后集体爆雷成为非法集资?
说实在的,P2P原本就是以不规范的形态出现在市场的,是业内某些人为了自身利益需要,夸大了P2P的作用,从而造成一些有钱人大量投资P2P平台。结果,按照P2P平台的运行模式,是不可能运作得下去的,最终,只能以非法集资等手段,保持资金链暂时稳定。而随着不良率越来越高,非法集资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大,曝雷风险越来越大。
客观地讲,P2P是一个时代产物,也是一个阶段性产物。今后还会不会有新的P2P出来,按照目前的监管规定,是不大可能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监管在P2P的野蛮生长中也是扮演了不是很好的角色,没有尽到有效的监管职能。如果监管力度大些,相关的制度规定早点出来,P2P就很难野蛮生长,也会问题少很多。因此,监管也需要反思,需要考虑如何才能走在创新和改革的前列,如何遏制伪创新、伪改革。
没事!甩锅给投资者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