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很重要了。很多人认为网贷和信用卡是两个概念,两者毫无联系,但实际上,这都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你的网贷使用不规范,出现了不良行为,导致个人信用受损,那么你的信用卡办理结果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后续还可能会影响到你的提额结果。此外,除了网贷,还有你的信用卡大数据报告也会影响到后续信用卡的办理,所以,除了要规范用贷,还要规范用卡,并定期通过微信搜索“卡精查”看看你的信用卡使用详情,在发现异常的时候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否则日后再想办理信用卡的成功率是很低的。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营业机构收集的所有大数据都是有用。对于信用卡来说,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消费,所以消费大数据肯定尤其重要。
对于持卡人来说,它记录你用卡习惯、次数、规模和使用风险(比如是否套现是否被盗刷过),可以反馈出你的财务状况,这些资料会影响到你的信用卡额度,甚至征信分数。比如你经常在娱乐场所消费,但又是普通工薪族(申请信用卡时有填职业),从大数据上会分析你是一个玩世不恭的人,银行自然会谨慎些。
对于银行而言,就更重要了,具体表现为两方面:
1、风险控制。从信用卡消费大数据中可以提取风险点,设置相应的风控措施;还可以对授信额度的分配提供客观参考。比如发现消费异常的,降额控额;比如某一市场或某一商家经常出现了盗刷,会限制那里的信用卡刷卡,我们有时候发现某家商店不可以刷卡,但在其他地方可以刷卡,就是这种情况。
2、营销。这里分为直接营销和交叉营销。
肯定是很重要的,因为随着信用卡越来越普及,更多的金融机构认可了信用卡大数据的存在,一定要保持信用卡大数据良好,这样才有利于日后的申卡、信用卡提额操作。
不仅是信用卡大数据,任何形式的大数据都是非常重要,比如淘宝消费大数据,比如头条用户使用习惯大数据,因为这直接跟金钱划等号。
为什么蚂蚁金服利润这么高,同样是借钱,蚂蚁金服,可以利用淘宝消费行为的大数据,用非常低成本的,把高风险的借款人找到,规避坏账成本,降低管理成本,按照不同借款人的风险不同,赋予不同的额度和利息水平。因此蚂蚁金服就比其他借款企业拥有更低的成本,更低的坏账率,这样就拥有了系统性的经营优势,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又比如头条用户使用习惯大数据,后台系统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分析出用户的喜好,然后精准定点推送新闻,于是,用户在头条上总是收到自己兴趣内容的的信息推送,从而增加用户黏性。另一方面,头条可以通过用户喜好和兴趣精准投入广告,是广告销售的转化率更高,从而吸引更多商家接受更高的价格在头条上投放广告,由此又使头条有了良性的收入保证。
我们知道,自从今日头条兴起之后,原来常见的新闻客户端,比网易新闻,搜狐新闻,就开始没落。这就源自大数据带来的系统性优势。
回到问题本身,信用卡大数据,对相关企业一样就是最重要的资源。通过对数据的挖掘,使银行避开高风险借款人,维持经营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