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是一样的,但模式却有不同。
套路一样,是因为都采取了高杠杆的融资,将债权产品进行了分层设计。
一、蚂蚁的产品设计
以蚂蚁借呗为例,蚂蚁借呗的日系通常在万3到万5直接,按万五计算,折算年化为18.25%。假设蚂蚁贷款10亿,再将10亿债权设计成 A、B、C三个层级做资产证券化。A级7亿资产是低风险资产,固定利率6.1%,B级资产2亿是中风险资产,固定利率7.5%,C级资产1亿是高风险资产,固定利率18%。然后,让C给B做担保,B再给A做担保。通过这种模式,亏损的时候就是先亏C,再亏B,最后才是A。因此,A、B层资产安全性就很高,而C则是高风险高收益。这样,蚂蚁就可以通过A、B层资产融来的钱再进行贷款,从而扩大杠杠提升资本收益率。
通过蚂蚁的招股书也可以看到,今年疫情影响,蚂蚁的逾期率迅速上升,最高达到3.01%。
是一样的,风险被买股票的股民担着,利润被蚂蚁金服的资本家收着,一旦发生风险,毁的是股民,祸害的是国家。
薅羊毛太狠,屁大的公司市值超工商银行,还两万亿估值,让广大股民的钱进了他们的腰包,还好被高层及时制止,中国要好好管理一下那些净资产和估值严重偏差的公司。
美国的衰落就是自次贷引发金融危机开始的。
蚂蚁的问题不仅仅是小额贷高利率、高风险的问题。
传统银行吸收存款不但不能杠杆化多贷出去,反而要交10%--20%的存款准备给央行。但蚂蚁集团既不交存款准备金,还要通过杠杆效应贷出去更多的款。一旦出现风险,那就是中国版的金融危机!
蚂蚁这么低的原始资本, 通过ABS循环这种金融手段,几年间把资本滚成了3000多亿。而蚂蚁的网贷几乎都是无抵押的信用贷款,这等于让许多商业银行的资金陷入风险中,而这次蚂蚁股票发行高达天量的2万多亿市值。国家相关部门联合约谈和进行必要的金融监管措施是完全必要和及时的!因为一旦这个A股史上最大市值的募股出现重大漏洞和瑕疵,将会对银行系统、广大储户资金安全及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和打击力是可想而知的呀!国家及时防范于未然是完全必要的,老百姓举双手赞成!
就是照搬换面,给了个科技噱头。明明就是个放高利贷互联网公司,非给自己安一个金融科技公司。
踩准了政策的空子,打着改革开放旗帜,放高利贷都能堂而皇之成为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科技。记得小时时候读的书,白毛女的父亲杨白劳就是被高利贷逼死的。
我认为这完全是两码事,从本质上和规模上讲都完全不同。
首先次贷危机由于银行和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形成的,比如资产信用较差的人从银行贷款买房,然后用房产做抵押,如果房子涨价,这种循环没有问题,房子一降价,购房者还不起贷款,就形成次贷危机,这就是当时的情形。
要形成次贷危机有两个要素,一是主流金融机构参与,二是规模足以对整体经济形成影响,一般企业掀不起这样的浪潮,最多是和向湖里扔块石头一样,起一朵浪花。
其次,阿里或者蚂蚁的资产证券化,是指把债券证券化,发行ABS(资产证券化)债券。比如消费者用花呗从天猫买东西,这样就形成消费借款,消费者收货后,阿里把资金支付给商家,这样阿里就有了一笔债券,阿里可以通过相关金融机构用这些债券抵押贷款,也可以把它变成ABS通过证券交易所销售。
阿里的这些ABS要发行必须经过证券交易所审核,达不到要求根本发行不了,你见过有几个公司能发行ABS的?再说,购买ABS的都是一些正规金融机构和投资理财公司,他们都是专业财经机构,有专门的风控体系,风险高了他们也不会买,阿里的ABS在他们看来不属于次级贷款,反而是优质资产,很多机构抢着买还不一定买上。
为了人民的利益对于这种以高科技为名进行放高利贷的行为,必须严格监管!
人之贪欲永无止境!蚂蚁本质都是高利贷!披了一层互联网科技的外衣!与地主收租子放驴打滚的高利贷无异!鼓励年轻人超前消费,透支未来,本来就有一部分人意志薄弱,幻想症严重,几乎都忘记了劳动创造财富的铁律!
比美国的次贷危机更危险,美国的次贷危机是房地产泡沫引起的,泡沫破灭时,房子再不值钱,怎么着也能有价值。如果阿里证券化制造的泡沫破灭了,就什么也没有了。次贷危机过去后,房价还能再增值,如果阿里证券化泡沫破灭了,就永远什么也没有了。
股民把钱用来买了阿里的股票,阿里把这些钱放大一百倍后借给没有担保条件的小公司,上学的大学生及新的大学生创业者。如果这些人明天挣钱了,这就是今天花明天的钱。如果创业失败或者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呢?
如果明天后天这些人没有挣到钱来还帐,那就利用大数据把你列入黑名单,让全世界都知道你不讲信用,让你寸步难行。如果有大量的人还不上,那么全国到处都是失信的人,被列入黑名单的人。想想吧,有多么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