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每天怎么上班?开车、坐地铁、公交,打车也是很多人的选择。每天打车的你,对什么时段多长路程的价格大概了如指掌了。但,不同手机打车价格不同,这你听说过吗?
最近,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孙金云带领团队做了一项“手机打车软件打车”的调研。团队在国内五个城市,花了5万元,针对滴滴快车、街头扬招出租车、滴滴快车、神州、易到打车等六种叫车方式,收集了常规场景下的818份样本。
手机越好,价格越贵?
2
首先感请。
理论上来讲,从该提问中应该实验是符合真实情况的。
这个最近常看到的情况是大数据杀熟。1.订房软件订房,常订房的人要比不常订房的人价格更高。2去买房子都要带个头套,防止识别软件杀熟。3常见的是这样的。你发现没有手机用淘宝看了什么东西,马上拼多多等立刻会给你推荐相同的物品。
这个其实在软件中做个协同很简单,但是真的是很有效果。一般手机越贵,对打车的价格把握大多数就不会斤斤计较。同时更多的是强调乘坐感受,比如推荐一个更好的车过来。那么钱要得越多其实利润就更大。2块钱不会有3块的利润。但是200万的东西多赚几块利润还是可以的。同样乘坐体验上来了也能积攒下客户群。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说一个不好听的。怎么感觉通过手机就把人给分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