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社保的新政策挺多的,有以下3条需要大家注意。
第一,2021年将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第一个新政策是有关医保的。根据2020年1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
方案要求,2021年年6月底前制定全国统一的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政策,12月底前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目前,跨省异地就医已经实现了住院费用的直接结算,使用社保卡就能结算,省去了先垫钱后报销的折腾和麻烦。
还有两天的时间就要迎来崭新的2021年了,社会保险方面的一些新政策将在2021年落地实施,其中不乏直接关系到参保人利益的新政策,下文就为大家一一介绍一下:
第一:2021年起,社保费全额征收,企业不再享受减免优惠;
在今年特殊经济环境之下,企业和个人收入均受不同影响,为缓解企业和职工经济压力,国家多次采取了社保缴费减免政策。
首先是今年2月中旬,国家确定了将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工伤、失业保险缴费,设置的免征期限不超过5个月;而6月22日国家又明确延期执行减免企业社保缴费的政策,并规定中小微企业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免征政策持续到2020年12月底。
随着2020年即将结束,该优惠政策也会随之失效,从2021年1月份起社保缴纳将恢复到之前的正常水平,企业承担的部分将不再享受减免政策。
第二:2021年底前基本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参保群众跨省异地就医过程中最大的痛点难点就是无法进行医保跨省结算,这极大的增加了参保人的就医负担。
感请,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2021年社保有什么新的政策呢?2021年社保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我们个人医保账户要进行改革,那么以往个人医保账户是按着年龄阶段来划转的,基本上我们按照高标准去缴纳这个职工医疗保险,大致划转比例是可以保证的,2%~4%左右,这样的一个标准范围之内。年龄越大的个人,那么划转的比例相对来说就会更高一些。
但是今后通过医保账户的改革之后,那么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按照2%来进行这个划转相应的缴费比例原因很简单,这个2%是我们个人所承担的费用,所以说我们个人所承担的费用是可以全额进入到医保账户,那么剩余的由工作单位来承担的,或者说剩余的那一部分统筹账户是全部进入到了统筹医保池子当中,不再划转到个人账户,所以从根本上来讲会影响和减少我们个人账户的余额。
同时医保也纳入了门诊报销结算的这样的一个通道,所以说以后我们在门诊看病,比如说一些花费比较高的费用,那么就可以纳入到医保报销的费用里面,所以说使用到医保账户的概率相对来说会有所降低,那么这就是一个很显著的变化,对于我们看病就医,尤其是经常在门诊看病就医的群体来讲,还是有很大的好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感请,跟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2021年社保有什么新政策?2021年社保其实发生最显著的一个变化,就是我们医保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能将会发生一个新的改变。现行的社保,实际上他的这个个人医保账户当中的余额划转比例大约是在2%~4%之间,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所划转的比例,略微有所不同,年龄越大的个人那么划转比例相对来说会更高一些,反支年龄越小的个人那么发展比例相对来说也会更小一些。
但是要通过社保账户当中的余额改变以后,就会发生一个明显的变化。它的变化主要在于将不再划转企业单位所承担的部分统筹医保基金,完全将这一部分统筹的医保基金进入到这个医保池子当中去,然后仅仅只划转我们个人所承担的这部分缴费比例,那么也就是2%,所以说相对来说就会有所降低。因为很明显现在是按照2%~4%,实际上一些高龄老人或者说一些退休老人,那么至少可以达到3%以上的水平,如果将来改变成2%,那么很明显每个月划转到个人账户当中的余额就会发生一个很明显的变化。
所以说这个是2021年可能将要执行的,不过他也有一个好处就是说现在我们在门诊看病就医,可能是需要医保卡个人账户当中的余额来结算,但是今后门诊当中的费用有一部分是可以享受到医保的实时报销的,所以说通过医保报销不需要再使用我们医保卡个人账户的余额,那么也可以降低我们余额的使用率,从而减低我们看病就医的成本,然后我们就可以把这部分余额直接用作买药就可以了。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2021年社保新规
一,沒有交满15年社保的人,终于有了解决方法。第一,可以一次性补交,以下三种可把年限补齐。1,1961…1982出生的人。2,2011年退休的国有企业职员,3,65岁以上缴纳社保的以及6O岁以上的女性退休人员。
二,延迟退休,可以申请延長退休,不仅可让公司分担部分压力,自己还有收入。员工延长5年退休后,如社保年限沒达到15年可以申请一次性交清。
三,可转为居民养老,如果沒缴满15年,又不想补交,又不想延迟退休,可以把职工养老转为居民养老,但居民养老的退休金会少一些。一般不建议。
2021年、社保的改革将有较大的举措、社保并轨全面啟动:
一:2021年,各地要全部实现省级统筹、首先实现省级养老保险的交费的一致性;退休人员养老金上涨的比例与幅度首先实现省内的统一,有利缩小省内养老金的差别;
二:2021年,持本人的社保卡、可在全国各地交纳养老保险费用;并可在当地、查询本人社保的明细账目,更方便了农民工、异地打工人群、交纳社保费用;
三:2021年,在外地客居的退休老人,可在原籍办理垮省地区医院的门诊、住院、结账报销的手续;
四:2021年,全面实施税务上门收缴社保的规定,不按规定缴纳社保的单位、企业、将受到法规的制裁,这是对广大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有一个政策虽然现在还没有公布,但是这个政策相信大家都会非常关心,那就是2021年是否继续上调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事情。
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已经实现了连续十六年的上涨,每年上调退休人员养老金已成为一个固有的管理或者是固有的模式,相信2021年还会继续上调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预计最佳涨幅为5%,最低涨幅也有2.5%。提高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平,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2021年怎么着也不能没有这个好政策吧,2021年可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呀。上调的养老金幅度预计在100元至235元之间。
破除影响就业特别是新就业形态的各种不合理限制,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对于稳定和扩大就业有着重要的作用。这项工作将在2021年稳步推进,促进多元化的新就业形态。
对非公单位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取消由所在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在就业协议书上签章的环节。简化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手续,推动取消应届高校毕业生报到证。
社保分成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商保险。其中,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是大家最为关注的。2021年这两大保险还真的有不少变化。
1.医疗保险大改革
相关文件已经在今年公布,2021年会出台操作细则并落实。有几点和大家切身利息相关的改变。
一是家人可以互相使用个人账户里的钱。医保分为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个人账户就是大家每个月工资扣除的那部分积累起来的数额,有些人多、有些人少。以前的实践中,会有家庭成员冒用亲属的卡去配药看病。2021年就不用冒用了,可以直接用近亲属的卡去购买药品或支付治疗费用。
二是加大保险范围,这是最大的一个改变。现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除了北京上海这种经济非常发达的城市)的医保政策是这样的:先花个人账户,花完以后如果是住院的大病才能使用统筹账户的钱,否则全部自费了。2021年后,个人账户的钱用完后,即使去看的是感冒发烧的小病,也能报销部分比例的医疗费用,并且文件中规定这个比例要大于50%。
是这样的,2021年社保方面会有哪些变化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是社保减免政策在今年年底截止,2021年开始就不会再有了,企业需要全额去缴纳社保费用;
二是养老保险全面实现省级统筹,最终为全国统筹做好准备。省级统筹,意味着全省内的养老保险政策是一样的,包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养老金计算方式,养老金发放时间等等,都是有统一的标准。
三是医保政策方面有调整,其中一项就是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这样对于外地务工的人来说,就非常便利了;此外,职工医保方面,只有个人缴纳的部分才会划入到医保账户,单位缴纳的部分不再划入。而且个人账户里的钱没有用完的话,可以让家人去使用。
四是养老保险待遇大概率实现十七年连续上涨,这样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又将获得增长。
2021年在社保缴费、养老金调整、养老医保异地转移,养老统筹、门诊结算等方面会给我们带来五个利好新政策。
一是2021年将开启社保征收严管时代,单位不缴或少缴社保问题将会得到有效遏制。
根据国家部署,从2019年1月1日开始,各项社会保险费将逐步开始划转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也就是说,“五险”的缴费工作交由税务部门来完成。2021年不仅要求全国各省市全面实现社保征收税务部门征缴到位外,而且开始建立单位申报和个人自行申报的“双申报”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单位不实申报、少缴、漏交、甚至不缴的行为,不仅会被追究法律责任,还会受到跨部门联合惩戒。
另一方面,税务部门利用个税、社保统一管理的便捷,实现个税和社保数据的自动比对,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有效发现和制约单位在社保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
以上措施的综合作用,应当会促进和确保单位按时按实缴纳职工社保,一些单位不缴或少缴社保现象将会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