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导师,我来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从当前大数据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读研选择大数据方向是不错的选择,近几年大数据方向研究生的就业也确实有不错的表现,不少毕业生都有较大的选择空间,相对于传统软件开发岗位来说,大数据相关岗位的岗位附加值还是比较高的。
大数据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到三个重要的学科基础,分别是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所以如果未来要从事大数据方向的研发,学习一定的统计学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学习一些统计学知识也是完全可以的,否则在研一的时候也需要补学统计学知识。
从当前大数据领域的人才需求情况来看,算法岗位的人才需求量相对比较少,大数据开发岗位的人才需求量相对比较大,而且研究生往往会选择大型科技公司来从事大数据平台的研发。从大数据平台开发的岗位任务出发,在本科阶段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的技术储备:
第一:操作系统知识。操作系统知识对于后续的大数据开发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一定要重视操作系统相关知识的学习。对于本科生来说,可以从Linux操作系统的使用开始学起,在学习完C语言之后,最好能够阅读一下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源代码,以便于提升对于操作系统的认知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如果未来考研,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好大一的数学和英语等基础课程,打好基础。因为后面的专业课程中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软件工程、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学习如果十分优秀,会成为算法工程师或者架构师,肯定不会是一个低级码农。至于统计学,在算法或者数据处理中是作为工具用,况且基础课程中也会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不用着急,整体来讲大学的专业培养计划还是很科学的,你要做的是到大二以后找机会在培训机构或者自学编程技能,因为学校里技能方面的训练不管是从时间还是强度都不够,因为大学教育根本上那个还是学历教育不是职业教育,是以知识传授为主,技能学习为辅,总而言之,一句话,不要急,先打好基础。
本人10年开发培训经验,期间经历了Java Web,Android,H5,大数据,PHP等多个不同的方向的开发,也做过软件培训公司的金牌讲师,很有兴趣你这个问题。
我也是计科专业,但是我大一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大学毕业要干嘛,所以首先我对你从大一就树立了明确的发展目标表示赞赏!
然后从你问题的描述中,其实我觉得你存在一些思想误区。目前市面上有一些对程序员非常片面的看法,那就是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35岁以后就不行了的论调,我不知道说这种屁话的人经过了多少调查,拿到了多少的论证。你这更离谱,30岁就要挂掉了,更危言耸听了!
一个本科生毕业的年龄一般在22岁左右,等他经过了实习,到工作丰富,再到可以最大能力来发挥自己的价值的年龄也就是在30岁左右,结果到了你这却说30岁就要挂掉被抛弃了。
我做了10年的程序员,经历过小公司,也经历过大公司,从来没见过哪个公司不欢迎30岁左右的人的。在IT行业里面,从来看重的就不是年龄,而是能力!如果能力不行,别说30岁,就是20岁也没人要啊!为什么IT行业在中国吸引人,除了薪资福利好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它相对公平,靠能力来吃饭!
有必要,coding只是工具,你要要code之有物,就得学点领域知识。没事刷刷kaggle,买个虚拟机什么的,练起来吧。
统计学,如果你想进公司,那么你也必须要会R Python 。如果你想继续深造考博,这门专业和数学差不多的枯燥,因为也偏向理论。
当初和我一样,现在还不是码农一个
如果有兴趣可以自学下统计学,我考研就是大数据这块,对数学要求挺高,提前学习下是比较好,先自学编程语言的话推荐R,matlab,python等,对你往统计学,大数据这块有很大帮助[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