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业大数据是从互联网技术中“孵化”出来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为了解决农业“看天吃饭”的基本问题上通过数据反馈、分析、运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让农业更加精准、专业、可预见、可控制。
具体来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1.农业大数据将农业领域的海量信息进行搜集储存
农业涵盖的方面实在太广了,气象、农业耕地、播种、田间管理、采收等各个生产环节都只是其冰山一角,而这其中设计到的信息用“海量”来形容并不为过。
2
农业大数据到底是什么鬼?
相信许多人都有这个疑问。简而言之,一切与农业相关的数据,包括上游的种子、化肥和农药等农资研发,气象、环境、土地、土壤、作物、农资投入等种植过程数据,以及下游的农产品加工、市场经营、物流、农业金融等数据,都属于农业大数据的范畴,贯穿整个产业链。农业大数据之所以大而复杂,是由于农业是带有时间属性和空间属性的行业,因而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在不同时间点和不同地域对农业的影响。
大数据在农业中有哪些应用?
1. 大数据加速作物育种
传统的育种成本往往较高,工作量大,需要花费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而大数据加快了此进程。生物信息爆炸促使基因组织学研究实现突破性进展。首先,获得了模式生物的基因组排序;其次,实验型技术可以被快速应用。
过去的生物调查习惯于在温室和田地进行,现在已经可以通过计算机运算进行,海量的基因信息流可以在云端被创造和分析,同时进行假设验证、试验规划、定义和开发。在此之后,只需要有相对很少一部份作物经过一系列的实际大田环境验证。这样一来育种家就可以高效确定品种的适宜区域和抗性表现。这项新技术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更低成本更快的决策,而且能探索很多以前无法完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