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营销投资额占比超5成
医疗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由价值医疗驱动(即医疗服务质量与医疗成本的双赢),其潜在价值空间巨大,且产生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医疗大数据的服务对象可为居民、医疗服务机构、科研机构、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和商保公司、公共健康管理部门等。
虽然我国健康医疗大数据起步较晚,但以微医为代表的医疗健康科技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发力,加上政府、市场、资本的加码,使得医疗大数据市场不断朝利好方向推进。2019年中国医疗行业内医疗信息化投资总额为1456亿元。
2019年在医疗信息化投资中,生命科学公司的数字化营销投资额最高,为409亿元,占整个医疗信息化投资的比重为50%。
医疗大数据解决方案渗透率不断提高
医疗大数据的发展不仅能够降低个人到国家的医疗费用,还能有效提升健康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扩大资源供给。
政策支持,前景广阔
对于医疗大数据的发展,我国政府的态度十分明朗。从2015年以来,短短的三年时间便连续推出了多项扶持政策。2016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不仅明确提出医疗大数据是国家发展的基本策略,同时还明确规范了医疗大数据融合及共享开放建设的方向,明确了其在医疗、医药、公共卫生以及医保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国家战略推进医疗机构、区域信息化及医疗大数据应用建设,促使医疗大数据产业正在加速形成。
加米谷大数据开发9月零基础班,已开课可试听;大数据分析10月零基础班,预报名中...
相关:
医疗保健中的大数据分析不再只是未来的一瞥。
医疗物联网和AI技术的发展已接近为临床研究和服务带来真正数字化转型的边缘。连接的医疗设备旨在改变患者数据的汇总,存储和利用方式。此外,人工智能将自身确立为医院工作流程优化,成本控制和疾病预防的关键。
也就是说,随着医疗行业对大数据分析家的需求快速增长,以及大数据在医疗保健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当前是开始从事大数据分析事业的最佳时机。
但是大数据分析如何彻底改变医疗保健?
这里有5个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