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作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竟然没有成为国家物流枢纽,实在可惜。但痛定思痛,查找物流最大短板是:一,自治区没有把蒙东唯一大数据中心给通辽,而是给了赤峰,使我们没有赤峰那样的大数据处理中心。大数据建设落后于赤峰。这是物流枢纽城市必须具备 的要件。二,交通发展的格局使通辽不再是计划经济时代蒙东各盟市唯一国家二级批发仓储 分拨中心要地。
如何发展大数据,一,引进国内一流电商网络建设大数据处理中心,二、利用大数据和交通枢纽优势建设网络大物流。市政府要有大物流战略眼光,小打小闹不行,不真抓实干也不行,坚决打好通辽大物流翻身仗。超前定位超前谋划,深入蒙西地区和西北省区新疆、青海、宁夏、甘肃等调研,选择对路商品在通辽建设仓储中心,分别对应蒙东及东北三省。东北三省针对西北五省区物资也在通辽建设仓储中心,这样大物流势必在通辽周转。使通辽成为蒙东大综物流商品分拨中心,物流中心。面向环渤海 经济圈和东北三省流通和西北五省区(利用集通铁路),如西北新疆棉花、瓜果等特色物资可在通辽流转到东北三省,东北的木材、人参医药,机电没备,也可在通辽转转到西北,建成大物流中心,再现通辽物流辉煌。
通辽的市委领导年年换,都是来镀金的,一人一个思路,哪有长远的规划。
通辽,首先要从内部查找原因。近几年,经济工作滞后。稳增长,促改革劲头不如从前。缩手缩脚,把绿色发展与稳增长对立起来,没有做到双促进。其次,自治区名义上派常委主持工作,实际上像走马灯,班子建设和地区长远性战略性规划难落实。没有扎根建设,长期奋斗,建设亮丽北疆的决心。经济增长低调到5%左右,物流优势丟掉,交通优势何必!真心希望家乡重振雄风,无愧伟大时代,把通辽打造成祖国边疆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请多指教!
自治区把大数据中心安排在赤峰,本身就不合理,因为紧挨着赤峰的乌兰察布早就有了大数据中心。赤峰可以借光使用。最合适的安排应该在东四盟的中心,通辽市。
通辽市是内蒙古近年唯一“收缩型城市”,意思就是人口不断流出,基本上上大学的都不回到通辽,在外地工作后,把亲戚朋友都带走。通辽市留不住人才的关键,是这里缺少人才施展的舞台,到政府机关看看,大多数领导基本上都不是考公进来的,途径很诡异:进入无需考录的事业编……争取科级实质……变身行政编。太可怕了,只能外逃。
通辽市人才外流严重,大数据是需要人才的。通辽市有多少家庭非常优秀的学霸孩子留在外地,因为家乡没有施展的用武之地。留下的多是一般人。
通辽的物流就是小乱杂,没有统一规划,即使有规划,也没按照规划实施,科区开发区同质化竞争严重。这和赤峰红山物流园没法比,丢掉称号不足为奇。
人才留不住,稍微有点能力的都去外地发展了,回通辽感觉没有用武之地。剩一帮四五十岁老油条,能做什么?可不是年轻人那股劲一听号召热血沸腾撸袖子就干,且得捉摸看看是不是有利可图。等捉摸明白了啥都晚了,不过人家求稳不在乎,城市发展自然就上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