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了金税三期(将来肯定有四期……),税务局通过大数据比对企业税款是否异常,是非常直接和高效的。这种大数据比对也是有重点的,数据不可能和企业帐簿一样细致,但依然高效!以下重点数据监控纳税义务和缴纳情况:
一、数据比对基础
我国税务“以票控税”的机制决定了数据比对的基础!大数据的关键数据和基础数据来源于企业间增值税发票的流向!
二、基础数据确定纳税义务
在大数据时代,税局判断企业税款是否有异常的方式比以往更多样、便捷、智能化。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应该积极做好风险自查,做好自身的税收风险控制和防范。以下根据个人了解的信息,从几个方面说一说:
1. 金三系统内部数据比对
金三系统会对各项数据进行比对,比如表表比对,将各个申报表内、表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比对;票表比对,对各类票证、凭证、备案资格等信息与申报表进行比对;表税比对,对企业当期申报的应纳税款与实际的入库税款进行比对等。
在金三系统中,会对企业的进销项情况,产品品类品目等都进行比对。之前有家企业,因为下游客户多是散户,并不需要发票,于是将发票开给另一家企业,但由于销售的产品品类与进项的品类完全逻辑不符,因此很快就被发现。所以,在大数据环境下,虚开发票的行为可能难逃法眼。
2. 爬虫软件抓取互联网信息
爬虫技术对互联网信息的抓取往往可以得到更多的涉税信息。之前一家企业,没有对相关的业务进行税务申报,后来税务通过爬虫软件抓取到了其公告的广告信息,对其申报进行比对后,发现该项业务未申报收入,于是发现了企业偷漏税的行为。
现在税务局合并后,金三系统也进行了合并,部分试点省2019年1月31日起,已经开始运转新的合库后的金三系统。这个系统,是真正意义上的二合一的系统,所有数据进行了融合,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税务窗口的一窗一机一系统。
金三系统,全国联网,国家税务总局可以通过金三大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而且,各省也有自己的特色软件,对接金三系统的数据,及时发现问题,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中。
这里,我想告诉大家,这个大数据分析是相当厉害的,具体厉害到什么程度,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多年前,发现疑点问题数据后,总局或各省省局会向下下发疑点问题,要求去查证,也就是说,这个疑点可能是正常的业务属于误判,现在,在大数据分析下,直接下发问题数据,直接告诉你这个数据是有问题的,去查吧!
税务局通过大数据判断企业税款异常,具体的方法谁也不可能说的一清二楚,但是大致上应该是有以下方面:
非请自来。
以大数据来说,判断是否异常轻而易举,并不是什么难事。通过比较分析,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是否异常。到底如何实现,咱们简单说说。
我们经常说的,以票控税,不知道是不是最有效,实际上非常有效。现在每开出一张发票,都有很详细的交易信息,最厉害的可能是“税收分类编码”,可能有些不知道“税收分类编码”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简单来说,开票是输入这个编码,税务局就知道销售方卖了什么商品。
相对于销售方来买,购买方为下游企业。开具发票,交易双方的信息也直接上传至税控系统。从交易双方都可能判断交易是否合理,比如,销售方甲企业为电子零件生产企业,购买方乙企业为食品加工企业,开具信息反映,乙企业频繁大额的从甲企业购入电子零件,而乙企业销售时开票的商品却不是电子产品,那两个企业可能被税控系统判断为异常。
焦点财税:只为提供优质财税干货!
点击右上角一键关注,获得更多精彩财税知识!
“以票控税”的征管理念下,增值税发票成了企业“硬通货”!税局则利用金税三期大数据平台将全国所有发票信息统一!“哪怕是最小企业‘颗粒’的流向、流量和流速,都可以通过发票这一实时的经济往来得到全面的展示。”真正做到“信息管税”!
税务局要忆苦思甜,不占肩挑者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