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税收的红利政策是一波接一波,并且随着深化“放管服”的推进,企业的纳税流程,税收优惠的享受过程都不断地简化。但是,另一方面,低税率下也有严征管的趋势。随着金三的并库、大数据的应用,各部门信息共享的推进,以往的不合理避税手段,现在已经难逃法眼。对于企业来说,既要争取最大限度地享受税收红利,又要有理有据,避免出现税收风险。
主要来讲,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搞清楚税收优惠的范围。
先把优惠政策搞明白,比如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
首先问题涉及比较广泛经营公司涉及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人员工资个税和股东分红税,我来为您列举一一解答:
增值税、所得税:
增值税、所得税高的解决方案有两种,一:在税收洼地设立独立核算的新公司或分公司,所有税正常交交完可以有返还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地方留存部分25%-70%。二:配套与主公司经营范围相匹配的一般纳税人个人独资企业分流部分业务,让个人独资承担部分利润去交税,个人独资的税点一般在3个点左右(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可以全额抵扣,在税收洼地注册的个人独资增值税可以返还地方留存25%-70%)
人员个税 :
员工本来是与公司属于雇佣关系,比如公司花十万每月雇佣了某人来为公司提供某项服务,现转变雇佣关系为合作关系,让员工成立工作室和公司签立合同把工资以合作费形式公对公打款,比员工直接缴纳七级累进肯定是要节省不少的,在税收洼地成立的工作室增值税同样可以享受增值税返还
1、科创项目,经信委、发改委等归口项目都有很大的税收优惠政策;
2、利用行业税率及小规模纳税人等,有免有减政策进行税务筹划,合理节税;
3、地域税收优惠差异节税,如西部大发展,霍尔果斯税收洼地;
4、通过财务手段,延长节税周期等。
平时多关注财税新政策,不断学习,合理避税。纳税是光荣的事,合理节税是睿智的行为。
企业如何合理合法用好国家的扶持政策,其实也就是如何依法用好、用足国家税收政策,包括优惠扶持政策。
目前,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很多,比如有产业扶持的,如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农副产品加工业等;有区域扶持的,如西部大开发等;有对中小企业扶持的,如小微企业等;有普惠的,如个人所得税;对特困企业还有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减免缓,出口创汇企业符合条件的还可享受退税优惠,等等。众多的优惠政策,国家对企业的扶持力度仍在加大。
针对国家出台这些优惠政策,企业怎样才能做到依法享受?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应值得注意。
一是必须要搞清楚自已的企业属什么样的纳税人?如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属什么产业(行业)的企业?如工业、商贸、交通运输等。处在的区域?如大西部等。还有就是,是否是处在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否是出口创汇企业?是否是小微企业?等等。如果清楚了,就应该侧重了解国家在这方面出台有哪些相应的优惠政策。
二是一定要精通本企业所属行业的财务制度、财务管理,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名符其实的财务总管,这一点相当重要。因为它不仅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缴纳税负,而且还涉及企业资金的调度(利用、占用)、财务费用的负担等。在我过去接触的财务总管中,不少人是一知半解,说滥竽充数毫不为过。
有限公司
1.增值税:以地方留存的50%-90%进行扶持。
2.企业所得税:以地方留存的50%-90%进行扶持。
另外纳税大户可以一户一议,企业的税收扶持比例可以根据企业的纳税整体情况进行调整。
个独企业
教你个招,看到小微企业减税普惠性政策了吧。财税[2019]13号文,用心读,认真思考!你若是小微企业,各种税收优惠用足。你若不是,想办法也要化作小微企业,或成为小规模纳税人。明说了,政策摆在那里,你用好了,也就合理合法节税了,不用避,税自然会降下来。
认真学习和领会各项税收优惠的政策,做到吃深吃透。
企业可以通过总部经济税收优惠扶持政策合理节税,总部经济招商模式能帮助企业合理规划纳税情况,减轻企业负担。总部经济招商模式的优势在于企业保持原有经营模式和经营地址不变的情况下,将企业地址注册到优惠区域,便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比如重庆荣昌、重庆奉节、湖北武穴等地都有相应的优惠
懂得税收政策后就应该在企业财务核算上做文章。按照《企业财务通则》、《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处理各项会计核算业务,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减税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