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者需要这么理解:
1、大数据:基础资源,是互联网的养料,今天无论是你做物联网还是人工智能,首先需要大数据为基础。大数据在于数据规模,一两个数据那比较大数据,你也很难分析出一个人的行为。我们举这样的例子:你要研究江苏省的20岁-25岁这个年龄段的消费习惯,那么假设这个年龄段的人数在100万人,1万人在线形成的数据价值与50万人在线形成的数据价值完全两样的,数据量越大越好,越容易接近真实;
2、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的一种,还是上面的例子,50万人的数据放在网上了,你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研究,发现他们都有晚上上网的习惯,这就叫挖掘。你可以理解如同挖矿一样,探测这个地方有矿,但是否有价值,有多少价值,你需要挖出来才知道;
3、商业智能:继续同样的例子,一家公司发现有一家数据公司研究出江苏省20岁-2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喜欢宅,不喜欢节假日出来,于是他们推出一款陪伴服务,然后在这些场所加大宣传,并根据这个年龄段的用户深度熟悉互联网等特点,直接基于公众号开发出现可以在线下单的H5页面,消费者关注他们微信公众号之后,打开h5页面就可以下单,而且可以在线提出定制化需求。如有问题,也可以在线咨询与反馈。然后,这家公司通过分析这些用户的消费习惯之后发现:这些用户因为宅,希望有代购或者代跑腿的服务,于是这家公司立马在线推出代跑腿的业务,并在线一次性推送给老用户,如果老用户推荐新用户还可以获得100元优惠券。
你看,这样解释是不是会更直接明了一些。
以今日头条APP为例来说明这三者的作用。
1.商业智能在公司里面一般叫做BI,其实是用数据库分析的技术去预测一些商业趋势,一些用户行为的趋势,比如说今日头条APP去估计它的日活跃用户。
2.大数据是计算机处理很多数据的系统。比如说今日头条每天有几亿用户,产生几十个TB的用户日志,这些日志都需要有很多的机器同时去处理,要不然一台机器处理不过来。
3.数据挖掘是指大数据系统处理好后的数据,我们通过一些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算法去挖掘其内在的信息。然后用这个信息去带来更好的产品体验,其实今日头条的推荐系统你也可以认为它是一种数据挖掘的工具,根据用户的这些行为信息去推荐他可能感兴趣的东西。
抛个砖。千万别被新名词吓到,其实很简单。
今天有同事跟我说独孤求败的剑术最高,剑自己会出去杀人。我开玩笑说这就是早期的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