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无疑是正确的。不确定性来自于我们的观测活动,是我们的观测动作影响到了被观测目标在空间上的位移或变速。如果我们不观测,他们就是确定的,可是这个确定对我们无任何意义。理论上,不确定性适用于任何对象,不管是宏观尺度还是微观尺度。不同的是,在宏观尺度上影响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微观领域,影响就是天差地别。这也是微观粒子物理学无法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观测需要用到一些“小工具”,比如光,电子,各种粒子等等。这些工具对于宏观物质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就像用鸡蛋撞击月球一样,鸡蛋碎了,月球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对于微观世界的物质来说就不一样了。不管是光还是电子,他们即是工具,同时也是被观测研究的对象,那么,就像用几乎一样大小的皮球互相碰撞,俩球都会弹开。也就是说,你一观测,他就跑了,你怎么测的准?
不确定性原理,是正确的
不要说科学,就是抬头看看周围,有什么事是确定的?
原创思想,宏观不存在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掌控的地盘,不超过数纳米见方
正确的,尤其涉及到量子物理学。
是物质的就可以确定,不确定就是还没有发现真理!
不确定性是正确的。除了测量对微观粒子的干扰之外,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只能让人以概率的方式加以认知。微观粒子的不确定性,应该是可以影响到宏观粒子的,比如说薛定谔的猫。微观粒子对宏观粒子的影响,以非线性的方式进行的。就像是亚马逊丛林中的蝴蝶扇一下翅膀,在另一个州就会掀起龙卷风。宏观粒子的不确定性经过观测就会坍缩为确定性。就像薛定谔箱子里的猫不观测时,是即死即活的,一旦观测就会坍缩为一种状态。对宏观粒子来说未来就相当于薛定谔的箱子,猫存在各种可能。只有在观测或当下才坍缩为确定性。
不确定性就是告诉你,没有什么是可以确定的,同时也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确定的。这才是科学的本意。
应当是有某些正确性的!
这个不确定很可笑,来自科学家精神分裂般的臆想,宇宙的一切都是有因由可关联的 可以定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