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下面前辈们和其他行业的,我发现大家主要是从自己行业来各说优点的。
从大家的我总结出:
一、机械行业的一般都是用软件(达索公司的高端软件CATIA中低端solidworks、西门子公司的高端软件UG NX中低端solidedge、PTC公司的CREO、Autodesk公司的Inventor)全三维设计然后直接出工程图,公司大点的一般都要求3D2D同步关联,特别是公司是部署有PLM系统的。
二、建筑行业、装饰装修行业大多AutoCAD。我不是从业者,个人觉得应该是方便出现场用的施工图、各类文字标注表达方便。
我仅有的七八年机械行业(五年多航空发动机两年多手机制造)工作经验来看,接触到的大部分都是3D软件直接出2D工程图。优点很多人都了,直观方便便于方案展示。而且机械设计都要进行检查干涉、机械运动仿真、有限元分析、数字化模拟装配、数控加工编程CAM、三坐标CMM检测等都要用3D,所以从设计源头就用全3D设计不是更好么? 现在主流的CATIA、UG NX、CREO、solidwork、Inventor软件的2D工程图功能完全能满足国内制图规范(只要你会做工程图模板)。从图档管理和发放来说,特别是有分公司、跨地域公司,各个部门(工艺规程编制、数控加工编程、三坐标量测、机械运动仿真、有限元分析等)所有用到的数据都是从同一个设计源头来,减少了中间传递过程可能出现的差错,同时也减少了重复的建模过程,节约了时间。
嗯,待老夫简略的说两句。
三维做实体、造型、装配,出明细表,参数化设计等等功能,这些功能二维软件都没有!
但是除了直接上数控设备的零件外,还有很多零件制造要求、组件装配关系,数量,技术要求,尺寸公差、形位公差配合,设计中心,制造中心,装配中心等等要求需要用文字或符号在平面三视图中或幅面中表达出来。而这些在三维软件中的立体造型中无法直观的表达,SO,用二维软件却能很好的处理。
另外,图纸目录,外购件清单,材料清单等等都是用平面格式生成的。
图纸的审核、批准,下发生产,质检、归档等等都需要纸质材料做为媒介的。没有平面数据如何执行?
三维是外行看的,二维是专业人士看的
软件各有优势,加工零件,采用cad或者caxa平面图,标注尺寸和精度。
我来对这个问题说上一两句吧!
我从事机械加工已经有将近20年了,而现在很多的企业依然是用的CAD制图,而非用的三维制图!
其原因很简单,三维制图虽然呈现给人们很直观立体,但真正需要把这些立体的图变成机械部件,最后把所有机械部件连接在一起的,还是需要二维图纸进行作业指导。
有些人会说,现在都是加工中心加工机件了,只要把需要加工的部件三维输入微机中,加工中心就可以把零部件加工出来。但实际中,很多企业没有先进到这个地步,很多小零部件还都是普通机床加工出来的,而这些操作工人并没有那么高的素质,有的甚至连二维CAD图还都不怎么认识的!
任何事,都需要根据实际进行的,不是越先进就越好,企业就该进行升级改造的!
软件各有各的优缺点。三维软件在3D方面有优势,二维软件在3D方面有优势。
在实际工作中,有两种情况是在3D图中出2D 。
一、产品图结构比较复杂的图,并且产品图要经常改动的,这种情况下,3d图有修改,2d图就自己更新过来,那样就可以直接输出2d,而且不会出错。
二,大厂,大公司,比较资深的工程师都会要求在3d图里直接出2d图纸的。
只有简单的图才在2d里面出图。
有一些公司以较传统,用SolidWorks画三维,用cad出二维图。但这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三维二维不关联,如果发现问题改了三维,忘记改二维,会造成成批报费。出错机率增大。还是建议三维二维用一个软件。
这还没有分解为零件加工图,只是车内布局图。来来来,三维图画一下!
不请自来!
首先,在现在的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里,三维设计与二维制图分开,确实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而对于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每个从事该行业的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与答案,接下来我就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004年,本人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从事模具设计与加工方面的工作,接触到的软件有pro/e、UG、AutoCAD及Space/e软件,整个公司的岗位职责有明确的分工,3D设计与2D制图也是严格区分的。在后来的10几年的工作时间里,在接触到的行业与人员中,发现这种现象一直存在着,本人也是以这种方式一直做了10多年。至于具体的原因,我认为以下几点可以说明该问题。
1、公司岗位职责分工的不同
solidworks熟练,基本可以丢掉C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