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常见的病虫有哪些,如何有效地做好病虫防害措施?

1

黄瓜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蔬菜之一,既可热炒也可凉拌,既是蔬菜又能当水果,不仅味道独特,且营养丰富。

不过,别看它只是种普通的蔬菜,但想要种植出高品质的黄瓜,也是件颇不容易的事。从瓜苗栽种到黄瓜成熟采收,这整个过程所会遇到的病虫害可不少,陌上花在这里例举几种主要的。 蔓枯病:是一种容易由伤口诱发的病症,有时也会有叶子的感染从而传染到了藤蔓。病发症状为藤蔓的枝节点慢慢变成黄褐色,之后开始出现黑色斑点,最后藤蔓会枯萎坏死。发病时间多集中于雨季,尤其是梅雨天气。

防治方法:可以用30%甲霜恶霉灵600倍液喷雾,也可提前喷洒到土壤进行预防。 霜霉病:霜霉病是真菌性的病害,在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从发病初期的褪绿色黄斑,到扩大后变黄褐色。通常可以从叶背面是否有水浸状、多角形病斑、病斑上是否有灰黑色霉层这三个方面来判断。后期病斑破裂或连片,致叶缘卷缩干枯。

防治方法:发病后,可用687.5 g/L氟菌·霜霉威(银法利)悬浮液25mL兑水15kg喷雾,每隔5天喷1次。 灰霉病:可为害瓜、叶片和茎蔓。病菌多从开败的雌花侵入,致花瓣腐烂,并长出淡灰褐色霉层,进而向幼瓜扩展,被害小瓜迅速变软,萎缩腐烂,其上密生灰白色霉层。

防治方法:可以用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者相类似的去菌药剂喷雾。 白粉病:苗期及收获期均可发病,叶片发病重,叶柄、茎次之,果实受害少。发病初期先在下部叶片正面或背面长出小圆形白粉状霉斑,逐渐扩大直至连成一片,严重时整叶上布满白粉。发病后期,白色霉斑因菌丝老熟变为灰色,病叶黄枯。有时病斑上长出成堆的黄褐色小斑点,后变黑,即病菌的闭囊壳。

2

黄瓜病虫害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黄瓜鲜脆可口,营养丰富,无论生食熟吃,深受人们的喜爱。黄瓜为葫芦科攀缘性植物,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发生一些病虫害,导致黄瓜减产、品质下降,经济效益受损。那么黄瓜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下了解。

一、黄瓜常见病虫害的类型

黄瓜的病虫害主要有三种类型,即感染性病害、虫害和生理性病害。那么如何防治呢?下面进行一下防治措施的介绍。

3

我稍微给你总结下吧,不要嫌我啰嗦,我就是种蔬菜的!1、灰霉病 (1)生态防治:浇水宜在上午进行,发病初期适当节制浇水,严防过量; (2)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果、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3)药剂防冶: 发病初期喷施25%敌力脱乳油3000-4000倍液、30%爱苗乳油3000-4000倍液、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阿米西达乳油1000倍液,或45%特克多悬浮剂3000-4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交替使用,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2、细菌性角斑病 多发生在高温多雨季节,病菌在种子和土壤中越冬。病原菌经伤口和水孔入侵发生为害。高温多雨、地势低 洼积水,多年连作,肥水管理不当,都会加重发生。暴风雨后迅速发展,造成严重损失。该病应以预防为主, 防治方法: (1)种子消毒: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浸2小时, 或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90分钟,清水洗净后再按常规操作浸种催芽; (2)药剂防治:可采用30%氧氯化铜胶悬剂8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加收米液剂400-5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42%三氯异氰尿酸800倍液体、新植霉素4000倍液、农抗120、200倍液喷雾,交替使用, 每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3、白粉病 发病初期在叶面长有稀疏白色霉层,逐渐叶面霉层变厚形成浓密的白色圆斑。发病重时感染枝秆、茎蔓,发 病后期叶片发黄坏死。 白粉病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棚室蔬菜上越冬。借气流、雨水和浇水传播,温暖潮湿、阴雨天气及密植的环境易发病流行,大水漫灌,湿度大,肥力不足,植株生长后期衰弱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适当增施生物菌肥、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降低湿度,增强通风透光。药剂防治可采取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2500-3000倍液、32.5%苯醚甲环唑醚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3%菌力克悬浮剂3000倍液、2%加收米水剂400倍液、40%福星乳油4000倍液喷雾!

4

黄瓜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产量高,市场销量大,经济效益还算不错。但是黄瓜好吃,管理也不易,它一生的病虫害也极多,主要有:

1,病害

苗期猝倒病,苗期立枯病,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炭疽病,白粉病等。

2,虫害

白粉虱,蚜虫,茶黄螨,红蜘蛛,蛴螬,蝼蛄等。

5

黄瓜的主要病虫害;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和黄守瓜。

一、黄瓜霜霉病

1、症状;叶片感病后,背面出现水渍状,淡绿色的小斑点,病斑扩大后,受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最后,病斑由小到大,连成不规则的枯黄褐色病斑,潮湿时,叶背长出霉层,温度越大,霉层越厚,干燥时霉层消失。最后,顺延干枯脆裂。

2、防治;(1)培育壮苗,加大通风透光。温室黄瓜要注意排湿。(2)发现病叶及时摘除,药剂有75%的百菌清600倍液、1:1~1·25:240倍波尔多液、50%代森铵10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

二、细菌性角斑病

6

黄瓜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蔬菜,在我国有相当大的种植面积。种植黄瓜并不容易,需要进行精细的日常管理,才能保证高产。下面来讲一讲黄瓜日常管理中一些虫害防治。

黄瓜虫害有哪些?

黄瓜种植过程中,最常见的虫害有五种,其中刺吸式害虫有三种,分别是蓟马、蚜虫、白粉虱,还有一种就是瓜绢螟、夜蛾等青虫,最后一种潜叶蝇!其中以蓟马和烟青虫危害最大。

如何防治黄瓜虫害?

黄瓜蓟马防治

在种植黄瓜时,黄瓜蓟马是最难防治的一种害虫。针对这种害虫,建议农户提前防治,在前期喷施一些杀卵若虫药剂如吡丙醚、虱螨脲等!后期蓟马发生以后,推荐防治药剂(成本由低到高)噻虫嗪、啶虫脒、甲维盐(高含量)、烯啶虫胺、乙基多杀菌素、氟啶虫胺腈等,在使用时,建议农户最好使用复配成分。菊酯类和烟碱类的复配如高氯.噻虫嗪等效果也不错!

黄瓜蚜虫防治

7

农村种植黄瓜,主要有哪些病虫害?要如何防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黄瓜的生理性病害、感染性病害和虫害。

第一,黄瓜的生理性病害与防治。黄瓜的生理性病害主要表现在畸形果和叶片上,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环境、缺素和药害。环境因素要注意从种子萌芽到生育期结束的每个生长发育时期对水分、肥料、温度、光照、土质等等方面,造成的生理性障碍。缺素是肥料没有供给而又土壤偏缺的黄瓜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元素,造成生理上的障碍,只有通过按需要在施肥中补充。药害是农药化肥因性质、浓度、温度等关系,黄瓜出现过敏造成生理上的障碍。解决办法是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芸苔素和诱抗素等调节剂,排除药害干扰,恢复正常生长发育。

第二,黄瓜的感染性病害与防治。黄瓜由于土传、肥传、虫传、种传和水传的常见病害,如白粉病、炭疽病、霜霉病、疫病、细菌性角斑病、蔓枯病和枯萎病等等病害,除了常规农业防治外,只有药剂防治最有效果。农业防治包括土壤消毒灭菌、清除病虫害残留物以及农业废弃物、清除杂草、深耕细作、使用生物菌肥、使用发酵腐烂熟透的有机肥、种子消毒灭菌等等农业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药剂防治可以使用广谱性或者针对单一病害的专用药两种方法消灭病菌。广谱性杀菌剂有多菌灵、苯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福美双等等药剂,专业杀菌剂有霉菌灵、恶霉灵、霜霉灵等等杀菌剂。一般防治病害使用广谱性杀菌剂效果最好。

第三,黄瓜的常见虫害与防治。黄瓜害虫分地下害虫和地面害虫,如地老虎、蝼蛄、蛴螬、瓜芽、白粉虱和蓟马等等害虫。地下害虫可以使用联苯菊酯、辛硫磷、敌百虫、氧化乐果、乐果等等药剂防治;地上害虫可以使用虫螨净、吡虫啉、氯氟氰菊酯、啶虫脒、毒死蜱、阿维菌素、溴氰菊酯、噻嗪酮等等高效低毒广谱性杀虫剂。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8

一、危害黄瓜的主要害虫种类。黄瓜是水果也是蔬菜深受老百姓的喜爱,随着设施黄瓜栽培面积越来越大,虫害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其中危害较为严重有蚜虫、白粉虱、红蜘蛛、蓟马、斑潜蝇等,若防治不及时可造成黄瓜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影响瓜农种植效益。

二、黄瓜主要害虫化学防治技术。在做好田间管理的基础上,协调应用各种措施,必要时在害虫低龄若虫期及时选择高效、低毒和低残留药剂喷雾防治。

黄瓜蚜虫可选择亩用制剂量30%啶虫脒可溶液剂4-5毫升/亩,或4%阿维•啶虫脒乳油15-20毫升/亩,或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7.5-12.5毫升/亩,或48%噻虫啉悬浮剂5-10毫升/亩喷雾防治。

黄瓜白粉虱可选择亩用制剂量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20克/亩,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12.5克/亩,或6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10-17克/亩,或20%啶虫脒可溶液剂4.5-6.75克/亩喷雾防治。

黄瓜红蜘蛛可选择亩用制剂量1.8%阿维菌素乳油30-40毫升/亩,或57%炔螨特乳油1500-2000倍液,或34%哒螨•矿物油乳油1000-1500倍液,或22%阿维•螺螨酯悬浮剂4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

9

黄瓜的主要病害有哪些,怎样防治?

黄瓜的主要病害可以分为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病毒病,生理性病害等多种类型。在生产中应根据不同的病害种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以细菌性病害为例。

细菌性病害太多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是一种维管束病害,危害极大,长造成大面积绝产。细菌性病害不产生菌丝和孢子,掐断病茎挤压,从维管束中流出脓菌有腥臭味。种子和病残体携带的病菌是最初浸染源,经伤口侵染,随气流和水流传播危害,不管是幼苗期还是成熟期均可感染。与真菌性细菌相比,细菌性病害发生种类虽然少,但其危害性不亚于甚至重于真菌性病害,且比真菌性病害难防治,在生产上可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

  1.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品种时要选抗病良种以减少感染,在购买种子时要避免重疫区引种。或者在采收种子时,病株上的种子不要采收。
  2. 在播撒前要进行种子和苗床消毒。消毒方法多采用温水浸泡。
  3. 栽培黄瓜避免连作,避免重茬。要与飞瓜类蔬菜实行两至三年以上的轮作。


  4. 加强栽培管理。栽培时采用。配方施肥多施生物有机肥,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地面上洒石生石灰等对土壤进行消毒。调调节土壤ph值。及时浇水避免喷灌和大水漫灌,要防止土壤干裂引起的根系断裂而感染病毒。


  5. 黄瓜整枝打杈要早。当黄瓜侧枝较大时,可适当留叶摘心,打杈时剪刀口要平,防止剪刀伤口面积过大。是雨水灌入植株感染病。打侧枝时不能在带露水或者雨天进行打枝。
  6. 要加强虫害防治。比如说,金针虫,棉铃虫,地老虎等危害。这些害虫常给黄瓜植株造成伤口。增加了细菌侵染的机会,要及早防治。

  7. 要防止黄瓜地田间积水。田间积水常常导致根系缺氧坏死,使黄瓜植株生长变热。很容易遭受细菌侵染。并且在浇水中浇水量不宜过大。采用的方法要少水勤浇。如果遇到下雨要及时排水。
种植黄瓜不管是哪一种病害,都需要提前预防。

10

很高兴你这个问题,我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种病。

(1)灰霉病:

生态防治方法:浇水应在上午进行,发病初期尽量少浇水。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果、叶、进行集中烧毁或者深埋。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25%敌力脱油3000-4000倍液、30%爱苗乳油3000-4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粉剂1500倍液,交叉使用,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即可防治。

(2)细菌性角斑病: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