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问题就是美国正计划为增强F35五代隐身战机未来战争中增加胜算而进行中的事。
因为一直以来有人战斗机虽然经过技术升级更新,在制空、对地对海攻击能力上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对于有人战机而言,依然存在整体作战成本越来越高、有人战机在滞空时间等方面相比无人机有着较大差距的问题,所以一直以来各国空军都想将无人机纳入未来战争中参与直接作战,这样在未来战争中有人战机既可以直接指挥无人机参与联合作战,而且在必要时刻甚至无人机可以作为僚机帮助有人战机执行空战格斗、乃至自杀式攻击作战任务。
比如需要执行一场反击拦截敌方航母战斗群的大规模、非对称作战任务时,如果大量使用有人战机的话会存在整体作战规模过大而暴露行踪的问题,而且有人战机在执行某些攻击任务时,受限于人体生理限制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而且有人战机相比无人机而言,先天性存在滞空时间过短的问题。所以这个时候单架有人战机可以和十几架乃至几十架无人机同时升空拦截,这个时候有人战机并不直接参与作战任务,而是先派遣一部分无人机前出探查敌情,然后利用无人机群和有人机之间的C4网络数据链系统实时将最新情况传回后方,然后有人战机飞行员根据后方指挥中心指定的攻击计划,主动给整个无人机群分发不同的作战任务,并且利用自身的多种探测系统同时检测不同的无人机各自飞行状况,比如有的无人机可以借助自身搭载的大孔径探测雷达对敌方的航母战斗群提供实时检测,有的无人机则分别从高空、中低空、超低空掠海飞行三个不同飞行高度、分别用不同的飞行速度同时从多个方向朝航母战斗群进攻发射速度更快的高超音速导弹,或者在必要时刻直接选择自杀式攻击方式,这样就算敌方的航母战斗群拥有多达四层防御拦截体系,也因为无法全部兼顾到不同方向、不同速度的同时大规模攻击而被击伤甚至击沉。
但是这个时候有人战机因为身处防区外攻击,并没有深入放区内指挥作战,所以也就不会有被敌方防空导弹击毁的可能发生。同时这些大规模量产的无人机因为使用模块化设计概念,只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作战需求而选择不同的发动机、不同的载荷、不同的机翼、不同的任务模块,从而形成从高空到超低空、从侦察到攻击、从主动攻击到自杀式攻击、从亚音速到高超音速等不同板块机型,所以相比有人战机有着更高的使用价值和更高的性价比,毕竟战争拼到最后拼的肯定是钱财的多少。
但是为什么这么好的攻击方式一直没有出现呢?核心原因在于这种无人机群大规模控制系统的建成,因为对于十几架乃至几十架同时执行不同作战任务的无人机群而言,不光无人机自身的飞控系统要够先进,而且不同无人机之间还要具备同时协同作战的能力。
战斗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这种作战理念在目前的条件下,只有战机和无人机协同对地、对舰攻击时才可能出现,或者利用无人机掩护有人驾驶战机;也只是简单的任务而已,无人机飞行员不过是远程操作配合,尚未达到无人操作的境界。
现在世界上的无人机,都是需要后方操作人员控制,还远远达不到自主作战的能力。战斗机与无人机配合作战目前仍然是远程通信支持的协作,还未实现战斗机驾驶员同时操作无人机。
不过,各军事大国正在往这个方向努力,要实现一架战斗机能够同时操控几架甚至几十架无人机空战或对地、对舰打击,必须实现战斗机和无人机都智能化。
美国正在发展的“空天博格人”项目就是如此,美国空军利用XQ-58A“女武神”廉价无人机,装备人工智能计算机,同时把F-35A的机载计算机升级具备人工智能;使F-35A的飞行员从繁杂的操控中解放出来,从而能够同时监控和引导几架,甚至几十架XQ-58A无人机进行空战或对地攻击;利用XQ-58A无人机消耗对方的高价值有人战机,或利用XQ-58A对地突击,让XQ-58A成为F35A的“替死鬼”。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何编写机器人战机和有人战机的人工智能计算机作战程序,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人工智能计算机容易制造,编写符合作战时战场形态的各种机动动作程序,以及突发状况的应变对策程序,不经过长期对抗练习和无人机实战的经验积累,然后再步步更新升级是难以实现的;这个过程需要时间积累和不断改进才能逐渐成熟,耗时会相当长。
如今,各国都研制出了很多型号的无人机参与到战争中来,无人机和有人战斗机是可以相互配合的。作战的形式也是可以多种多样。
很久之前,有人战机和无人机配合作战的先例,那就是著名的贝卡谷地空战。开战之前,以色列利用无人机充当诱饵,来吸引叙利亚萨姆6防空导弹开火,当以色列的无人机接二连三被叙利亚防空导弹击中坠落,叙利亚防空导弹部队一阵欢喜,以为是击落了以色列军队的大批飞机。但是发现被击落的以色列战机只是塑料的机身,连飞行员尸体都没有发现。这时候叙利亚地面防空部队指挥官慌神了,认为是中计了。
指挥官马上下达关机命令,但是已经晚了。以色列的无人机早已把截获的无线电信号传递给空中待命的E-2C鹰眼预警机,预警机再把这一信息传递给F-4“鬼怪”战斗机,F-4战机携带“百舌鸟”反辐射导弹准确无误地摧毁了萨姆-6地空导弹的制导雷达。变成了“瞎子”的防空导弹就是活靶子。
隐形轰炸机作为小型无人机的运载和管理平台,在任务区附近释放无人机群。无人机群中应该有多个具有中继通讯功能的无人机。
据美国空军首席科学家格雷格 · 扎卡里亚斯说,F-35 战斗机飞行员未来将能够在飞行中控制一个小型无人机机群,这些在战斗机附近飞行的无人机可以完成检测、侦察和瞄准等任务。
目前," 捕食者 " 和 " 死神 " 攻击型无人机的飞行路线、传感器装置和武器系统都是通过地面上的控制站来协调的。但扎卡里亚斯在几个月前接受的一次采访中说,未来的无人机可能将完全从 F-35 战斗机或者 F-22 战斗机的座舱中操控。
他说:" 给这种飞行器越多的自主性和智能,它们就会越有用。"
扎卡里亚斯解释说,这一进步可以使战斗机利用更多的武器、传感器、瞄准技术执行任务,从而极大地提高其任务范畴、灵活性和有效性。
例如," 捕食者 "、" 死神 " 和 " 全球鹰 " 无人机上来自光电 / 红外传感器的实时视频可以直接进入 F-35 战斗机的驾驶舱,而不需要经过地面控制站处理。这可以在战斗机飞行员想要发动攻击的时候加快无人机的瞄准和提供战术信息的速度。在面临空对空和空对地威胁的迅速变化的战斗中,信息处理速度的加快可能会产生影响。
同用一个数据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