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与中南大学,都是历史较长的大学了。两所大学都有上百年的历史,至今在我国高校中也是大名鼎鼎,两校同为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的副部级大学,都是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双一流建设A类大学。当前也是非常受家长欢迎考生追捧的大学。
关于两校的前身,我们不妨来看看他们的发展历史。
一、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位于江苏省会南京市,其最早的办学历史,可从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算起。1912年学校一度停办,1914年在学校原址创办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6年开始设立工业专修科。1921年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创办国立东南大学,此时应该是东南大学最早的前身。
此后,国立东南大学工科又经历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工学院、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国立南京大学工学院等历史时期。建国后学校改名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经过两次重要整合与合并。
第一次,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以原南京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学校的有关系科,在中央大学本部原址组建南京工学院,成为我国建国初期的四大工学院之一。1988年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前身有三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等
东南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21年经郭秉文先生倡导,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建立国立东南大学,下设工科,其后工科又经历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工学院、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国立南京大学工学院等历史时期;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以原南京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学校的有关系科,在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2000年4月,原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南京地质学校并入,组建新的东南大学。
中南大学于2000年4月29日,在国家高等学校重新布局结构调整中由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与长沙铁道学院三校合并组建而成。其最早溯源至分别于1903年和1914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和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中南工业大学前身为中南矿冶学院(1952年),矿科享誉中外有中国“矿冶黄埔”之称;长沙铁道学院前身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1953年),享有中国土木工程“三驾马车”之美誉;湖南医科大学前身为湘雅医学专门学校(1914年),为中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享有“南湘雅、北协和”的盛誉。
中南大学(本部)
湖南近代实业家梁焕奎认为,矿产资源是向国家输送膏血的,道路是国家的筋脉,这两项要务不抓住,国家就会因此困顿。而国家主权被侵夺、财富被掌控,国内人才不济被推为祸患之首。1903年10月,梁焕奎从湖南矿务局拨借基金银1.6万两,创办了“湖南高等实业学堂”并任学堂监督(即校长),学堂初设矿业、铁道建筑2科,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已成为中南大学工学源头之一。
东南大学和中南大学都是我国985、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这两所高校的发展壮大,也都经历了我国很多985院校都有过的合并、更名等过程。这些合并、更名以及改建的过程,也是这些高校崛起成为我国重点大学的必经过程,对于东南大学和中南大学这两所高校,其前身到底有哪些高校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东南大学最早起源于1902年建立的三江师范学堂,与现在很多江苏省高校(包括南京大学)都属于一脉相承的关系,后来经历了好几次比较大的调整,比如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时期、江苏大学时期以及国立中央大学等时期。其实东南大学这个名字很早就有了,只是因为后来学校改建、更名反反复复,直到1952年左右的院系大调整时期才逐渐稳定下来。
在院系大调整时期,原南京大学的工科相关系科与国内一些著名大学的工科合并建立了南京工学院,这是当时院系调整之后留下来的四大工学院之一,再到后面,南京工学院的一些院系被迁出建立其他大学,自己则更名为东南大学(严格来说应该是恢复校名)。在2000年的时候,原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南京地质学校并入,就成为了现在的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保留了原来高校的学科实力,在工科领域内的成绩非常抢眼,现在也已经成为我国工科院校中非常拔尖的高校之一,最为突出的专业有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医学、电子科技以及信息通信等等。
东南大学前身有三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等。
中南大学前身中南工业大学(原名中南矿冶学院)
在网上收集了一些资料,应该是很详细的了
清末时期
东南大学起源于1902年建校的三江师范学堂,学堂下设理化科(后称理化数学部)、农学博物科(后称博物农学部)、历史舆地科、手工图画科。
两江师范学堂全景手绘
1906年5月,两江总督周馥易“三江”为“两江”,并根据《奏定学堂章程》条例,定名为“两江优级师范学堂”。
东南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中南大学前身是中南工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湖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而成。
东南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这个三江师范学堂是清末实施新教育后规模最大、设计最新的一所师范学堂,也是中国近代最早设立的师范学校之一。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以原南京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学校的有关系科,在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可谓说东南大学有着名校的历史基因。现在的东南大学是教育部与江苏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985工程高校。
中南大学2000年由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与长沙铁道学院三校合并组建而成。中南工业大学前身为中南矿冶学院,矿科享誉中外有中国“矿冶黄埔”之称;长沙铁道学院前身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享有中国土木工程“三驾马车”之美誉;湖南医科大学前身为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为我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享有“南湘雅、北协和”的盛誉。可以说这三个特色学校奠定了中南大学现在的特色优势专业。
东南大学前身有三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等
东南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21年经郭秉文先生倡导,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建立国立东南大学,下设工科,其后工科又经历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工学院、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国立南京大学工学院等历史时期;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以原南京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学校的有关系科,在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2000年4月,原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南京地质学校并入,组建新的东南大学。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为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29日合并组建而成。中南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中南矿冶学院,矿冶学科享誉中外有中国“矿冶黄埔”之称;长沙铁道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享有中国土木工程学科“三驾马车”的美誉;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为1914年创建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是我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享有“南湘雅、北协和”的盛誉。中南郭声琨、姜异康等大批杰出校友,为党和国家的教育科技及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大学汇聚和培养造就了大批享誉中外的专家学者和党政企等各条战线上的杰出人才,其中包括陈国达、陈新民、黄培云等工学先辈泰斗;张孝骞、汤飞凡、李振翩、谢少文等现代医学宗师;王淀佐、何继善、左铁镛、古德生、钟掘等在校的当代学术大师;梁稳根、王传福两位中国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