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在多重不确定因素影响之下,业内人士对美国经济走势和市场预期普遍较为悲观,随着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加剧蔓延扩散,各大机构均表示了担扰并取消了原定的重大会议,美国华盛顿州、佛州、加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这些加剧了美股的恐慌,两周以来,道指累计下跌近11%,标普500指数上周下跌近12%,创下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跌幅,美股市场已进入熊市区域,预计美股暴跌还有下半场。
近两周以来,道指累计下跌近11%,标普500指数上周下跌近12%,创下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跌幅,3月6日上周五,美三大股指持续下跌。截止收盘,道指跌0.98%,纳指跌1.87%,标普500指数跌1.71%。道指收盘下跌256.50点,跌幅为0.98%,报25864.78点;纳指跌162.98点,跌幅为1.86%,报8575.62点;标普500指数跌51.57点,跌幅为1.71%,报2972.37点,三大股指仍处在回调区域,较各自的近期高点均下跌超过10%。
预计美股暴跌还有下半场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一、美国副总统表示,目前美国没有足够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不能满足需求,美国实际疫情可能更为严重;美联储达拉斯联储主席表示,美联储的降息不是针对当前的股市,而是为了缓解几周后可能出现的紧缩,并表示美国股市仍处在较高水平,这些表示加剧了股市的恐慌情绪。
二、市场仍然担心新冠病毒的爆发及其对经济的不利影响,美国华盛顿州、佛州、加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而这三个州均为美国科技重镇。截至当地时间6日下午,美国新冠肺炎确诊达324例 全美共25个州出现确诊病例。前美国助理国务卿表示新冠疫情有可能成为继911事件和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在冷战结束后面临的第三场重大危机。
最近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股市轮番暴跌,美股也未能独善其身,那么短期看,美股暴跌还有“下半场”吗?个人认为,不大可能,“加时赛”的概率很小。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A股是如何下跌的。
A股是从1月21日钟南山表示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时开始调整的,只是当初信息不够明朗,只有敏感的先知先觉的资金在慢慢退出,并买入医药股,但23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武汉封城的时候,局面其实已经比较明确,所以当日大跌,只是反应慢的短线交易者被关在了里面,这中间可能是有春节的原因在里面,毕竟最后一个交易日,选择持股过节的人就懒得动了,然后经过春节的消息发酵,2月3日A股开市,情绪宣泄之下,各大指数普遍下跌8个点以上,3000多只股票跌停收盘。随后,随着防控措施的加强,对疫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A股启动了强劲的反弹之路,期间指数大涨,个股大涨,如果单纯从指数和个股的涨幅来看,这一个月的时间,称A股为“疫情牛”,一点都不为过。这其实也说明股票市场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市场的表现是对预期的反应,预期越清晰,走势也就越确定,市场害怕未知的东西,但对明确的消息,无论多大的利空,都可以消化,所以股票市场历来就有“利空出尽”的说法。
其次,我们来回顾一下欧洲股市是如何下跌的。
就以本轮海外疫情扩散以来,欧洲疫情最为严重的意大利为例,当地时间3月7日凌晨,意大利紧急民防部、新冠肺炎疫情新闻中心通报,截止到3月6日24时,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已增至4680例,一次核酸检测呈阳性反应疑似病例升至3960人,其中重症患者462人。死亡患者197人,治愈患者523人。那么意大利的股市是如何下跌的呢?
下图中可以看到,以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股市明显是和疫情的爆发节奏是一致的,疫情扩大,大跌,然后受到美股和A股的走势提振,市场犹豫,然后疫情再扩散,市场又跌,所以欧洲各国的这轮下跌,跌得比较“瓷实”,而且从周k和月k看,都还没有跌到支撑位,所以欧洲周五是直接破位了,可以预期得是短线还会继续下跌,待寻得支撑位后才能止跌,而其中还要看疫情防控是否能取得关键进展,目前看,欧洲人正在为他们对病毒的漠视付出代价,口罩虽小,却能救命啊。
虽然短期之内美股下跌的形势,可能随着美联储加大降息力度而终止,但是美股暴跌,失去所有的泡沫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最近的美股暴跌主要原因是受到了疫情的冲击,一方面是疫情在全世界的散布速度引发了市场恐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疫情对于经济的冲击正在逐渐显现,市场对于远期的经济情况悲观导致了美股的下跌。
这样的冲击只是表面现象,因为实际上冲击尚未在经济数据中明显显现,所以现在的下跌也许更多来自于恐慌心理,这就要说到美股的结构性问题了,从2019年开始美股的上涨与经济基本面的脱离就逐渐明显,这意味着美股在2019年上涨的所有市值基本来自于估值扩张,也就是所谓的泡沫。
因此泡沫和高估风险不断的积累,让美股面对利空是更容易下跌,这就是为什么暴跌会发生的原因,但是由于美联储当机立断降息遏制住了美股的下跌,现在美股进入了一个震荡阶段。未来美联储在4月份之前将利率水平降低到零的可能性正在上升,这意味着美股的下跌可能有望重回上涨通道。
但是降息没办法解决美股的结构性问题,这意味着美股未来仍然面对大幅度回调失去所有泡沫的风险,有人认为美股会因此下跌40%甚至更多,这将对经济带来非常严重的冲击。
世界级股灾,各国股市皆难免。
尽管美股在2月最后一周大幅下挫,单周下跌超10%,且最近6天上蹿下跳,但是溯源认为美股没有下半场,更没有什么加时赛。
回顾美股历史单周下跌10%的行情,有助于我们站在更高的视角,更长的时间周期来理性看待当前下跌。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当时失业率高达约25%,美股市值损失90%,这不奇怪。
1939年到1945年二战期间,美股同样长期波动。
1962年,美股6个月内下跌了27%,分析当时的市场环境,找到的唯一、能被市场接受的理由是市场情绪的一边倒叠加估值过高。
美股最近两周虽然出现了不小的跌幅,其实让我来说,美股现在的下跌充其量只是一个热身赛,连上半场还没有开始,更不用说下半场和加时赛了。
从技术面看
周线角度看,现在的下跌只是跌回了前面的震荡中枢,从技术层面分析,后面再创新高的可能都有,这里只有具备了趋势转折的可能,是不是会转折还要打一个问号。如果29568点的高点确认后,这里的下跌相对于后面的主跌来说则只是一个开始,向下出中枢的那一笔下跌才是主跌段。也就是说,相对于最后一个中枢来说,美股的主跌段发生在向下成功出中枢的过程,这个中枢出不去,不管是向上还是向下被拉回去,则美股的主跌都没有到来。如果让我做个预判的话,美股如果高点确认后,下跌的目标大概率在周线的第二个中枢,也就是16000点左右的位置,然后以这里为支撑做出更大级别的震荡,完成这个震荡恐怕最少需要十几年的时间。
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预判?
股市反应的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情况,当一个国家把潜力发展极致时,股市基本上也就进入到震荡期。一个国家的潜力受两方面限制,一是物力资源,指的是国土面积,这个国家蕴藏的资源;另一个是人力资源,也就是人口。经济发展最后靠的是什么,是消费,消费靠的是什么,一是人口,二是消费能力。比如说日本为什么能稳坐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因为日本把人口和消费发展到了极致,但是受到地理资源的限制,日本的上限基本也就这样了。反应在股市中,股市从上世界90年代开始,基本就是在横盘震荡。
估计不会啦!这回一定要一跌到底!我为你欢呼!我为你歌唱!
很高兴这个问题。
个人认为美股美股暴跌,美股没有见底,可能还要暴跌,暂时还不能企稳,应该还有下半场、如果美国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以及美国政府不采取相关措施,有可能还有加时赛,原因是:
1,特朗普推进的美国税改税改导致的财政亏空。
2,贸易战到底是怎么回事,贸易战为什么停了,民众心里没底。
3,国会提高债务上限。
美股和a股本质上有很大区别的,那就是相对于a股有更好的释放能力,因为没有涨跌幅限制。
首先,美股暴跌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的。有人就问了,美国流感死14000人怎么就没有让股市大跌呢?而现在新冠肺炎都没有多少确诊,却让股票跌的那么惨呢?因为流感的传染性远低于新冠肺炎,而众所周知,美国的工人工资是很高的,企业很大的成本来源于工人工资而不是税收,如果疫情出现大范围的扩散,对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其次,美国人的存款率是很低的。这个点非常重要的。存款率低就意味着人不能长期的没有收入,不然吃喝都成问题了,管控难度大增。
第三,多党制。多党制在常规的时候会有制衡作用,但是非常时期就会发现,没有我国这样的执行力,而且,免费检查治疗是最大的问题,美国检查一下是否新冠肺炎,需要大概3200美金,约2万人民币,这么贵的费用真的让很多美国人根本就看不起。
第四,持久性。美国经济受疫情影响的时间范围还没有确定,这种不确定性是对股市最大的利空,这种不确定性在没有见底的时候,股市也不会见底,加时赛后说不定还需要踢点球大战,具体点球大战踢到多少球,现在还真不好说。
不考虑市场和环境因素,我们仅以道琼斯指数的K线走势为例,来分析一下美股后续的走势,三张图分别是道琼斯指数的日K线、周K线和月K线。
日K线在2月28日收第一根锤头线时做过分析说过,短期会有反弹,但幅度有限,从这几日的K线走势看,因急速下跌指数偏离5日线较远后出现反弹,但反弹至10日均线后再度下杀。
周K线在2018年底出现第一次破位下杀,后拉升再度上涨,至仅第二次出现破位,第一次破位后的再度上升,更多的是牛市思维惯性,结合当前疫情影响,也许会因为这个导火索使美股进入熊市,且熊市时间会非常久。
月K线能够清晰地看到,自美股2009年3月始,至今连续10多年的上升过程,期间2015年至2016年的震荡为第一次调整,后再度拉升,但幅度已经明显小于第一波上升,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股市上往往没有三而竭的阶段,即便是有,其幅度也已经非常小,不再值得冒险,我想这也是巴菲特持续减仓美股的原因,因为他也非常清楚美股已经处于高风险阶段。所以在第二次月线调整后,美股已经有大概率开启下跌之路。
结合道琼斯指数的日线、周线和月线看,短线的反弹阻挡不了市场开始逐步迈入熊市的趋势,即便美国因为竞选总统进行短期消息刺激,那也只能短暂的维稳,就像中国市场在下跌途中降息、减印花税一样,趋势就是趋势,非短暂的利好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