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计步运动是微信小程序中的一个功能,旨在鼓励用户通过日常活动增加步数,从而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在开始使用微信计步运动之前,了解一些关于“关节”的基础知识对于保护身体健康、正确进行运动非常有帮助。
### 关节的基础知识
1. "什么是关节?"
关节是连接两个或多个骨头的结构,使它们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活动。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和关节软骨等部分。
2. "关节的功能"
- "支撑体重":关节在站立和行走时支撑身体重量。
- "运动":关节使身体能够进行各种运动,如屈伸、旋转等。
- "连接":关节将不同的骨骼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骨骼系统。
3. "关节的常见问题"
- "关节炎":如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会导致关节疼痛、僵硬和肿胀。
- "关节损伤":如扭伤、拉伤等,可能导致关节活动受限。
### 如何在微信计步运动中保护关节
1. "选择合适的鞋"
穿着合脚、有良好支撑的鞋子可以减少关节压力。
2. "逐渐增加运动量"
如果是从不运动到开始运动,应逐渐增加运动量,避免关节损伤。
3. "保持正确的姿势"
在运动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姿势可以减少关节负担。
4.
相关内容:
最近,因微信圈朋友的推荐,记者开始了眼下非常盛行的“微信运动”。即关注了该公众号后,手机自带的计步功能就将自己每天的运动量导入到运动排行榜中,与好友进行运动量PK。
有的日行10万步,有的平均每天3万步。如此大的运动量,合适吗?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我省“余氏骨科”第三代传人、国家级名老中医余庆阳和解放军第174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专科主任、主任医师黄长明,请他们做了解答。
记者 白丽
【现象】
“微信运动”如火如荼 “拼命三郎”日行3万步
加入“微信运动”,记者持续关注了20天朋友圈中近150人参与的运动排名,发现了这样一些情况:
每天的运动量中,多的“疯狂虐己”者达到10万步。少的呢?一天仅只有几十步;过半朋友已经养成了天天运动的好习惯,且运动量基本保持在恒定的状态;在运动量恒定的朋友中,每天都有20名以上的朋友日行1-3万步;在每天步行3万步的朋友中,有人已经年过半百,却还像个“拼命三郎”……
若按正常平均每步70厘米来计,这些年过半百的人日行3万步,相当于每天要走21公里。
问题来了:这样的运动合理吗?
【观点】
如果下肢力线不正 易给关节带来更大损害
余庆阳肯定说,生命在于运动,膝关节不例外,亦需要运动。
他介绍,膝关节外围是筋、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内里才是骨关节。运动能使骨关节保持柔韧度,所以,关节运动非常有必要。
然而,膝关节又很特殊,大腿股骨和小腿胫骨摆在上下,不像其他关节有“窝”比较稳定,它需要更多、更强的软组织来加以稳固。
余庆阳介绍,由于膝关节复杂,又要承受上半身的重量,本来承受这些也无可厚非,但若一个人胖了,或当他过度运动、发育不好、营养不良或有外伤,再做跑步伸屈、登高、负重运动等,就容易成为负担,造成下肢力线的不正常。 常见的X型、O型、内八、外八就是典型的力线不正。许多人鞋子后跟的一边被磨,就是证明。
余庆阳称,正因为如此,在没搞清楚自己的腿和关节是何种状况的情况下就盲目运动,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更糟的力线不好、结构不良或更大程度的关节磨损和伤害。
【建议】
先筛查关节情况
再选择运动方式
那么,如何知道自己的腿和关节是否正常?如何判断目前的运动及运动量是否适合呢?
余庆阳称,可以自己先进行粗筛,看是不是X型、O型、内八、外八四种情况;其次,请专业医生细查。做尺测量、拍片测量等相关检查,根据判断作出结论;必要的话做磁共振,以清楚地了解软骨的磨损位置和程度。
余庆阳说,如果检查力线不好、结构不良或软骨已经磨损的,不运动关节又会缺乏营养,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不负重运动和合理运动。
不负重的运动有哪些呢?余庆阳举例,有游泳、平地自行车、散步等。他特别推荐老人家买小型三轮车,既可以稳当代步,膝关节不负重(体重),又方便做事(如送小孩、买菜等)。另外在床上做空中蹬腿锻炼等。
锻炼以何为度呢?余庆阳称,以运动后不增加疼痛和没有连续2-3天的疲劳为准。“总之,均匀、多样化地运动,合理地运动,才是利于关节健康的”。
【提醒】
微信运动万步走
老人请适可而止
解放军第174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专科主任、主任医师黄长明称,如果我们把人群简单分为青年人、中年人(40-60岁)、老年人的话,可以分别给到以下建议:
青年运动前 最好先热身
黄长明说,青年人一般身体健康没什么疾病,有的人又酷爱运动,但在运动中最容易伤害膝关节的前交叉韧带。他说,门诊中经常接收青年学生在转身投篮、踢球的过程中使前交叉韧带和半月板损伤的病例。所以,青年人在运动之前最好先热身一下,热身后协调性增加关节就不易受伤害。
中年不健美 少做攀爬运动
黄长明对中年人提出三点建议:①不主张练健美。他说,这个年龄段的人反复训练某块肌肉,容易造成肌腱末端损伤或者软骨损伤;②不提倡半蹲或攀爬、爬山、上下楼梯类的运动。因为当一个人半蹲时,膑股关节会承受3倍体重的力量,容易造成关节退变;③运动要循序渐进。最好选择关节不太受力的运动,如坐时膝关节的弯曲运动,以及骑自行车、游泳等。跑步、弹跳类运动须谨慎。
老人膝盖“滑坡” 别走太多
黄长明称,老年人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如有无糖尿病、心脏病等,选择对膝盖伤害最小的运动。因为随着年岁的增长,膝关节等本身就处于滑坡式的退变中,更要小心谨慎。像“微信运动”中的万步走,中年人可以,老年人就要适可而止了,因为膝盖还承受着身体的重量,走多了必然伤害膝关节。
黄长明补充说,遇到关节肿胀、疼痛、交锁(卡壳)、关节不稳或有错位感,需要及时到专科医院门诊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