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未成年人模式上线,旨在保护未成年用户的健康成长。这一模式默认关闭了游戏、直播等多项功能,具体措施如下:
1. 游戏功能:在未成年人模式下,微信内无法使用游戏功能,包括微信游戏中心内的游戏和第三方游戏。
2. 直播功能:在未成年人模式下,无法进行直播,也无法观看直播内容。
3. 社交功能限制:在未成年人模式下,对社交功能进行限制,如限制添加好友、发送朋友圈等。
4. 语音通话限制:在未成年人模式下,无法进行语音通话。
5. 视频通话限制:在未成年人模式下,无法进行视频通话。
6. 购物功能限制:在未成年人模式下,无法使用微信支付购物功能。
7. 朋友圈内容限制:在未成年人模式下,朋友圈内容将进行过滤,屏蔽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内容。
8. 朋友圈可见范围限制:在未成年人模式下,朋友圈可见范围仅限于家人和朋友。
这一模式的上线,旨在为未成年人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防止他们沉迷于游戏、直播等不良内容,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家长可以根据需要,在微信中开启未成年人模式,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相关内容:
站长之家(ChinaZ.com)4月30日 消息: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今日正式发布,标志着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及分发平台首次实现三方联动保护机制。作为首批响应平台,微信已同步上线适配安卓及鸿蒙系统的未成年人模式,该模式可与手机终端自动同步开启。
据微信珊瑚安全公众号发布的信息显示,新版未成年人模式在功能限制方面做出多项调整。当手机端启用未成年人模式后,微信将自动切换至对应模式,默认关闭游戏、直播、购物、微信豆等多项功能,且不支持手动更改设置。支付功能方面,QQ充值、微粒贷、理财通等入口将被隐藏,家长还可设置每日及单次消费限额。
此次升级特别强化了监护人管理权限。绑定监护人账号后,未成年人可发起临时访问申请,包括特定公众号文章、小程序或延长视频号使用时长等需求,监护人可通过个人微信远程审批。微信方面表示,这种联动机制大幅降低了未成年人模式的使用门槛,使保护措施更加智能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