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选择叮咬人类主要是基于对人体的化学信号反应,而不是直接依赖于红外线。最新的研究显示,蚊子能够通过感知人体散发出的热量和某些化学物质来寻找目标。以下是蚊子如何“盯上”人类的几个关键因素:
1. "热量":蚊子的触角上有热感受器,可以感知到人体散发的热量。人体比周围环境温暖,因此蚊子能通过热信号找到潜在的目标。
2. "二氧化碳":人类呼吸时释放的二氧化碳也是蚊子寻找宿主的重要信号。蚊子的嗅觉器官可以捕捉到二氧化碳的化学信号。
3. "乳酸和湿气":运动后,人体会释放乳酸,这也是蚊子寻找宿主的一个信号。此外,皮肤表面的湿气也会吸引蚊子。
4. "气味":蚊子对某些气味特别敏感,如某些化学物质,如某些氨基酸和酯类化合物。
至于红外线,实际上并不是蚊子定位的主要因素。虽然蚊子确实能感知到热,但这种感知是通过热感受器而不是红外线感应器实现的。
因此,说蚊子是通过红外线来定位人类的,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蚊子通过感知人体散发的热量和特定的化学物质来寻找叮咬目标。
相关内容:
新研究:蚊子能通过感知人体红外辐射来追踪人类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日前发表的新研究成果显示,蚊子能通过感知源自人体皮肤温度的红外辐射追踪人类宿主。这一发现或为控制蚊媒疾病的传播提供新启迪。
该团队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论文说,研究者将可传播登革热等病毒的雌性埃及伊蚊放在两个区域进行对照实验。在二氧化碳浓度及人类气味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研究人员对红外辐射进行了阻隔,使得只有一个区域能够接收红外辐射。实验结果发现,在能接收红外辐射的区域,蚊子寻找吸血目标的活动频率增加了一倍,且在距离红外源约70厘米的范围,这种活动频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该团队研究发现,蚊子感知红外辐射的能力与其触须尖端的热敏神经元息息相关。该发现可以解释为何穿宽松衣服有助于减少蚊子叮咬,因为衣物与皮肤间的空气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红外辐射的传递。
研究人员强调,单一的红外辐射线索并不足以刺激蚊子去寻找宿主,只有在二氧化碳浓度、气味等多种线索具备时,红外辐射对蚊子寻找人类宿主的刺激性影响才会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