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坛新星到实力派,一个好演员的蜕变之路

从影坛新星到实力派,一个好演员的蜕变之路"/

成为一个好演员是一个长期、复杂且多方面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关键因素:
1. "基础教育": - "专业学习":参加戏剧学院或相关艺术院校的学习,打下扎实的表演基础。 - "文学修养":广泛阅读,包括文学作品、剧本、历史、哲学等,增强文化底蕴。
2. "技能培养": - "台词功底":准确、生动地表达台词,包括语音、语调、语速的控制。 - "形体训练":保持良好的体态,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 "情感表达":学会如何准确、深入地传达角色的情感。
3. "实践锻炼": - "参与排练":通过不断的排练,熟悉剧本,理解角色。 - "舞台表演":参加各种舞台剧、话剧等表演,积累舞台经验。 - "影视作品":参与电影、电视剧的拍摄,锻炼在镜头前的表现力。
4. "心态调整": - "自信":相信自己能够胜任角色,保持自信的心态。 - "敬业":对待每一个角色都认真负责,不断追求进步。 - "适应能力":面对不同的角色和情境,能够迅速适应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5. "人际交往": - "团队协作":与导演、编剧、其他演员等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 - "学习交流":与其他演员

相关内容:


好的影视剧就是观众能与演绎的内容共情,好的角色就是能与影视剧演绎的背景和剧情共生,没有违和感。为什么有些电影演员不屑于演电视剧呢?亦或说为什么电影演员比电视剧演员更见功力呢?因为他(或她)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与观众形成共情,让观众走进电影设定的剧情,环环相扣地抓住观众的情绪,让观众和自己一同按照剧情的设定去释放喜怒哀乐的情绪,这不是一件很容易就能达成的事情。而电视剧展现角色的机会多,向观众展示背景及剧情的时间长,可以让观众慢慢地接受自己,一点点地走进剧情,慢慢地达到共情。所以很多国产的电视剧很明显地能让人感到第一、二集演员演绎角色明显没有到位,在剧情逐渐展开以后角色才渐渐归位。一般的观众可能没有那么专业,只是会觉得演员演的有点怪怪的,换句话说就是两层皮,要么是语言,要么是动作,要么是情绪,感觉就不是一个人,有些异样,不合常规,慢慢才感觉到这个角色回归到正常人。

曾经搞不懂演员为什么必须要练习哭,后来才明白,一个人能够控制的情绪,使之瞬间就表现出来的悲伤情绪中的哭是最难做到的。而在实际角色的演绎过程中,是没有那么多时间给演员做充分的情绪铺垫的,要使演员本身和对手戏演员以及剧情需要的情绪达成一致,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是一个细微的表情或小动作,都是非常关键的,虽然现代的制作技术可以通过精细地剪接或切换来弥补演员现场拍摄时瞬间情绪的不饱满,但是影视精品往往是演员现场一气呵成的,是所有的演员都能在一个既定的背景和情绪下演绎剧情。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真正打动观众。最近播出的电视剧《山海情》,张嘉益的出镜镜头并不是很多,但是塑造的形象却深入人心。一个心里有数、能用土方法解决问题的贫困山区的农村老村长,一个仆仆实实的操着一口浓重地方口音的严父和慈父的形象,一出镜就让人感觉就是他,那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没有任何违和感。

而为什么说郭德纲总是演烂片,根本原因绝不是单单因为郭德纲的表演功力如何,而是因为观众看到郭德纲镜头就自己主动出戏,郭德纲作为相声演员的角色已经刻到观众骨子里了,根本无法推翻重来对他做一个新的人设。

为了便于说明,还是以张嘉益为例。作为《蜗居》中的市委书记的秘书宋思明,妥妥的官员形象,权力运用和人情沟通游刃有余,拿捏的稳稳的。作为谍战剧《悬崖》里面的伪满警察局特务队长周乙,同时又是一个潜伏的共产党员,他冷静沉着,少言寡语,心思缜密,不露声色,将明与暗,黑与白、理智与情感的两条线展现得清清清楚。作为《我的!体育老师》里面的马克,他又变成了一个中年大叔,但并不油腻,一个离异并带着一个上中学的女儿的中学体育老师,把一个平头老百姓的老牛吃嫩草的幸福演绎得四平八稳,对老少恋中出现的各种角色的冲突,呈现得自然而真实。与同样是老少恋的电视剧《大丈夫》中饰演欧阳剑的老戏骨王志文一样,用各自的手法,呈现给观众的是活生生的,又是别样的人生。

演员之所以能够演好戏,饰演好角色,尤其是能饰演好具有截然不同的人设的角色,能够让人记忆犹新,经常玩味故事的情节,与演员一同去“走过”剧情中呈现的那一段生活。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经常会令演员和观众从电视剧中走不出来,即使拍摄(播放)已经结束了,但是人们仍然整天沉浸在剧情中,在思想和情绪上“过着”剧中角色每天的生活,这就是高度的共情,能够产生这样高度共情的影视作品无一例外是留给人们印象深刻的上佳作品。比如上个世纪90年代上映的电视剧《渴望》、《年轮》等,我们还知道很多演员走不出《红楼梦》,一朝入梦,终生不醒。


那么究竟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好演员呢?别的都不提,因为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都不是演员自己在演绎,它还会涉及到剧本、导演、剧务、制片、编辑、剪辑等等方方面面的因素,但就演员本身而言,他(她)需要具备一个最基本的条件,那就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他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到身体-动觉智能,其内涵最直接的理解是身体动作平衡、优雅、灵活和精确,局部和整体的身体运动灵活、身体感觉反应敏锐等等,身体-动觉智能高的人,除了拥有前面提及的能力外,这样的人还有一个超能力,那就是模仿力。那么模仿力强的人与模仿力弱的人最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呢?就是模仿得像不像。那为什么有的人模仿得像,有的人模仿得不像呢?如果是动作模仿,就是看动作做得到不到位,动作协调不协调;如果是声音模仿,那就是看发音的部位、音调、音色是不是到位。赵本山模仿老太太唱歌,为什么大家说像,就是因为我们看到他的动作,就仿佛看到了我们生活中的老太太的样子,所以才能瞬间共情,跟着他的感觉走。比如李玉刚模仿古代女子,他的身形、动作、表情、音色等等都非常到位,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一个女子,而且看到的是一位声色俱佳的大美女,是女人中的女人。而身体-动觉智能低的人,即使也做同样的人物模仿,他常常会给人的感觉是笨拙、滑稽、不协调、假,就是因为他的动作做不到位,通过他的动作我们很难与被模仿的对象产生关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像。

陈道明

当然作为一个职业演员,他(她)在饰演角色中,绝不仅仅是动作和声音等等简单的模仿,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真实存在的人物全方位的模仿,就是要把自己放空,把那个剧中人物装进自己的躯壳里,从身到心都要变身到角色里,是高级的模仿。演员尤其是名演员之所以被大众推崇,受到高度关注,就是因为他们所能到达的高度是一般人很难到达的。现实中经常会有人嘲笑有的演员一生只成功饰演了为数不多的角色,只留下了有限的影视作品,但是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知晓,任何一部作品,只要被观众认可,演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于演员本身而言,一定是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之所以有些演员不能继续产出优秀作品,如果没有其他因素,最本质的还是因为自身的身体-动觉智能不高,虽然有机会成为演员,但是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太大,感觉气力不够,所以才难以为继。而那些脱颖而出的演员,学啥像啥,演啥像啥,在一部部新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因为其自身的天赋---较高的动觉智能,加之付出足够的努力,所以才能够不断更新自我。

能够成为一个好演员凭借的绝不是单纯的努力,是不是演员那块料子很关键,站在聚光灯下受万人瞩目对很多人而言的确是一件很令人向往和享受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是那块料子,即使有机会挤进这个圈子,也会很快被淹没在庞大的演员群体中。王宝强不是因为作为北漂群演侥幸被选中而走红,而是他天生就有把自己变成“傻根”的能力。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