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这样的信息时,应该保持警惕。以下是一些应对步骤:
1. "核实信息来源":首先,确认这条信息是否来自官方渠道,比如官方警方的官方网站或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
2. "不要轻信":不要立即采取行动,除非你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你的身份确实被冒用。
3. "联系警方":如果你认为自己的身份可能真的被冒用,应该立即联系当地警方或网络安全部门进行咨询。
4. "自查":
- 检查你的银行账户、社交媒体账号和其他在线服务是否有未授权的登录或交易。
- 更改所有敏感账户的密码,并启用双因素认证。
- 检查你的信用报告,看看是否有未经授权的贷款或信用卡申请。
5. "保护个人信息":
- 不要在公共场合或不可信的网站上透露个人信息。
- 定期更新和安装防病毒软件。
- 注意垃圾邮件和可疑链接,避免点击。
6. "记录证据":如果发现异常,记录下所有相关信息,包括时间、地点、联系方式等,这些可能对警方调查有帮助。
请记住,任何关于身份被冒用的通知都应该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不要轻信未经证实的消息。
相关内容:
接到推销电话时你是不是直接挂断?收到催债短信你是不是直接删除?且慢,别不当一回事,这很有可能是你的个人信息泄露了!
身份被冒用,成200多家公司法人
真实案例:2020年一天,从未经商的小王发现,自己成了200多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但他对此毫不知情。

相关截图 图源网络
后果:一旦“被法人”的公司存在购买、出售假发票等情形,该公司法人代表可能被纳入征信黑名单、限制消费。
身份被冒用,多名学生被任职
真实案例:某工业大学多名学生反映在官方渠道查询到自己纳税记录异常,明明自己人还在学校上着学,却有记录显示自己在上班。

相关截图 图源网络
后果: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之后,父母可以申报子女教育、子女继续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但是如果遇到被任职的情况,其父母可能无法申报专项附加扣除。
身份被冒用,莫名背上贷款
真实案例:2018年8月,河南郑先生发现自己莫名欠债26万。而起因在于其2013年4月丢失的一张身份证。

相关截图 图源网络
后果:莫名负债后除了需要承担还款责任外,还要对冒名贷款的逾期记录负责,恐无法正常申请贷款,若是买房买车需要贷款那麻烦可就大了。
除了被法人、被任职、被贷款这3种情况外,还有人碰到微信、支付宝账号被盗用等情况,不仅遭受经济损失,还可能影响正常生活。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怎么知道自己的身份信息有没有被冒用呢?
01
查你的身份信息
有没有被用来注册公司
在微信搜索“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

再点右下角“其他应用”——“投资任职情况查询”;


就可以查询到你的投资任职情况了。

02
查你的身份信息
有没有被冒用入职公司
下载“个人所得税”APP点开“个人中心”——“任职受雇信息”;

就能看到你到底有多少入职公司、有没有“被入职”的情况。

如果有,可以点击“申诉”赶紧取消!

03
查你的身份信息
有没有被拿去网贷
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个人征信查询系统”,第一次使用记得点击右上角先“注册”;

注册时如果提示“目前系统尚未收录您的客人信息,无法进行注册”,说明你从来没有参与过信用贷款、办过信用年卡或其他贷款服务。

如果能注册登录,查看“个人信用报告”就能看到你到底有多少信用卡、是否贷款、有没有为别人担保贷款等信息。
04
查你的名下
绑定了多少微信支付账户
打开微信依次点击“支付”——“钱包”——“帮助中心”;


进入支付中心后再点击“实名问题”——“查询名下账户”;


进行身份验证后就能查到自己名下绑了多少微信支付账户,如果有不想绑定支付的,点击“清除”可以冻结账户。


05
查你的名下
绑定了多少支付宝账户
在支付宝APP搜索“我的客服”——“查询名下账户”;


进行刷脸验证后,在查询结果中就能看到自己名下的支付宝账号,如果有的账号你已不再需要,可以点击右上角的“管理”进行销户。


06
查你的名下
办了多少张手机卡
打开微信搜索“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

在便民服务中点击“更多”搜索“电话卡”选中“电话卡一证通查”;

按要求填入相关信息就可以查到你到底办了多少张电话卡。


稍后查询结果将会通过短信通知你。

综合人民网科普、新华网、深圳公安发布
来源: 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