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手机数据隐私是每个用户都应关注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保护隐私的App以及一些基本的隐私保护措施:
### 隐私保护App推荐:
1. "360手机卫士":
- 功能:提供病毒查杀、隐私保护、垃圾清理等功能。
- 作用:保护手机不被恶意软件侵害,防止隐私泄露。
2. "腾讯手机管家":
- 功能:病毒查杀、隐私保护、流量监控等。
- 作用:提供全面的手机安全保护。
3. "隐私守护":
- 功能:监控应用权限、防止应用过度收集数据。
- 作用:帮助用户了解应用权限,防止应用滥用权限。
4. "AppLock":
- 功能:应用锁,保护隐私应用不被他人访问。
- 作用:保护个人照片、视频等敏感信息。
5. "Wi-Fi 安全":
- 功能:检查Wi-Fi连接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
- 作用:在公共Wi-Fi环境下,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6. "隐私保护器":
- 功能:监控后台应用运行情况,防止应用偷跑流量。
- 作用:节约流量,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7. "DuckDuckGo":
- 功能:匿名搜索引擎,保护用户搜索隐私。
- 作用:在搜索引擎中保护用户隐私。
8. "Signal":
- 功能:加密
相关内容:
导语
在过去的几天中,你可能已经陆续收到了来自不少互联网公司的邮件或通知,称它们已经「为个人信息保护法做好准备」。毫无疑问,这指的就是在今天(2021 年 11 月 1 日)正式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少数派长期关注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与我们的作者一起出品过形式丰富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既包括对于专业人士之手,图文并茂的法规解读,也包括易学易用、全面详尽的隐私保护指南,还包括深入浅出、紧跟热点的相关技术解析。值此新法施行之际,我们对这些内容进行整理汇编,再次展现给读者,以期为读者理解法规、充分保护和行使权利提供参照。相信在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看到一个信息权利愈发得到关注和尊重的网络空间。随着用户对个人隐私的日渐重视,各系统都在加强对用户的隐私保护。比如 iOS 强硬的审核机制、要求 App 权限透明化的政策,或者像 MIUI 那样,支持给应用提供空白权限,骗过那些胡乱索取权限的应用。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容易在不经意间泄露自己的隐私信息。无论是图片中隐藏的隐私信息、网上冲浪时留下的痕迹,还是注册账号时留下的手机、邮箱,都可能会给你带来意料之外的麻烦。除了系统为你提供的隐私保护外,你也可以利用一些第三方应用,进一步加强对隐私的保护。图片隐私
如今,我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交流总是少不了图片传输。但一张随手拍的照片有可能泄露我们的位置,一张随意的截图也可能泄露我们的姓名、电话甚至银行卡号。删除照片的 EXIF 信息:EXIF Viewer & Photo EXIF Editor
在使用智能手机拍摄照片时,设备往往会将你的地理位置、设备详情等信息记录在照片的 EXIF 信息中。如果你在分享照片时采用了原图发送,那么这些信息就会随着照片一起分享出去。因此,如果你要将照片分享到公共平台,或是分享给不信任的人,在分享照片前清除掉 EXIF 信息能够帮你避免信息泄露。iOS 用户可以使用 EXIF Viewer(18 元)来清理 EXIF 信息,Android 用户则可以使用 Photo EXIF Editor,两者在使用方式上大同小异,这里以 EXIF Viewer 为例。在应用中打开一张照片后,你就能看到这张照片的 EXIF 信息。从拍照时的光圈、ISO 值到地理位置、拍照朝向等数据均有展示。要删除这些信息也非常简单,只要在应用中点击底部的「删除 EXIF」或「删除位置」即可删除特定的数据。
除了删除 EXIF 信息外,你还能手动修改拍摄时间、地理位置等信息。通过输入假信息来进一步保护你的隐私,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隐私信息打码:归空 & 纯纯打码
除了隐藏在 EXIF 中的数据外,有些隐私信息则会在截图中无意泄露。比如当你想将付款成功的截图发给商家时,截图里往往就会包含你的支付方式(比如银行卡尾号)、订单号等信息。或者当你想将购物回执分享在社交平台来晒单时,你的个人信息、新设备的序列号等内容都可能随着回执一同被分享出去。因此,在分享截图之前,将隐私信息打码更有利于隐私保护。iOS 用户可以使用 归空(3 元)为截图打码,而 Android 用户则可以考虑 纯纯打码。这两款来自国内出色开发者的应用都有丰富的马赛克选项可供选择,这里以归空为例,纯纯打码除了不支持自动识别外,体验与归空基本相同。在归空中打开一张截图,应用会自动识别图中的隐私信息,包括银行卡号、手机号、姓名、地址,甚至是人脸和二维码。不仅如此,应用还会自动帮你为可能是隐私的信息打码,并为暂不确定的信息打上绿色方框作为提示。你也可以通过点击、滑动等方式,让归空根据识别到的内容进行打码。

网上冲浪
在网上冲浪的过程中,我们也可能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将自己的隐私信息拱手让人。如今,许多网站都会安装追踪脚本,用于追踪你的访问、搜索记录,从而实现广告的精准推送等目的。如果你想进一步保护自己在网上冲浪时的信息安全,不妨试试下面这 3 款应用保护网络浏览、搜索信息:DuckDuckGo
作为以隐私保护为特色的搜索引擎,DuckDuckGo 在它们推出的移动浏览器中也极力展示着自己对「隐私保护」的尊重与努力。在你使用 DuckDuckGo 访问网站时,浏览器都会为你屏蔽掉网站上的追踪脚本,让你可以放心浏览每一个网站、搜索每一条信息。

一键清除所有数据
如果你十分看重网页浏览、搜索时的隐私,DuckDuckGo 或许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你可以在 App Store 或 Google Play 免费下载 DuckDuckGo 浏览器。屏蔽网页追踪:AdGuard
如果你既想屏蔽网页追踪脚本,又不想委曲求全放弃自己常用的浏览器,那么 AdGuard 绝对是不容错过的选择。作为一款跨平台拦截器,AdGuard 除了能有效帮我们去除网页广告外,也能替我们屏蔽网页上的追踪器和访问记录分析工具。AdGuard 内置了不少隐私过滤规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开启。我个人的习惯是开启 EasyPrivacy 和间谍软件过滤器,前者与屏蔽广告的 EasyList 师出同门,而后者则是 AdGuard 默认开启并维护的一套规则,虽然相对宽松,但依然能屏蔽掉一部分追踪器。
信息安全
手机号和邮箱作为我们常用的联系方式,如果不小心泄露了,很可能会招来大量垃圾短信、电话和邮件。不仅如此,当别人用你的设备时,你的私密邮件不小心被看到了,也可能导致不必要的麻烦。下面这些应用 / 服务则可以帮我们有效应对这些问题。保护真实号码:运营商小号 & 阿里小号 & Google Voice
如今,大多数平台都需要你输入手机号才能完成注册。你输入的手机号除了会被用于实名验证外,往往还会落入平台手中,向你推送各式各样的广告。如果你也饱受困扰,不妨用电话小号来保护自己的真实号码,让你免受打扰。中国移动和多号
虽然早年间三大运营商都提供了小号服务,但联通的沃小号和电信的天翼小号要么只在小部分地区开放,要么已经停止服务。相比之下,中国移动的和多号还能正常使用,如果你是移动用户,可以在掌上营业厅或和多号 App 进行申请,资费为 5 元 / 月。
阿里小号
除了运营商提供的小号外,阿里小号也是个值得一试的选择。阿里小号最大的亮点在于支持跨归属地选号,小号归属地不必与主号相同。并且小号可以自由换绑其它主号,即使你换手机号了,也可以将小号迁移过去。阿里小号同样支持选号,价格方面,阿里小号与和多号一样为 5 元 / 月,同时还增加了 12 元 6 个月和 20 元 1 年的选项,如果你想长期使用一个小号,相信阿里小号或许会更加实惠。不过,最新版本阿里小号已经无法获取新号,只允许已有号码续费。网传部分老版本的阿里小号依然可以继续获取新号,有需求的 Android 用户可以尝试。
Google Voice
除了国内的小号外,由 Google 提供的 Google Voice 也是许多人爱用的虚拟小号。如果你要注册国外平台,Google Voice 提供的美国号码能带来不少便利;即便是国内平台,大多也支持使用境外手机号注册。因此,Google Voice 的使用范围会广一些。不仅如此,Google Voice 还有着无需月租、低价拨打全球电话(北美号码免费拨)等优势。你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 Google Voice 号码,并将其与你的 Google 账户绑定即可使用。
加密邮箱:ProtonMail
ProtonMail 是一款主打加密的邮箱服务,提供了最高 4069 位加密,适合用来接收一些重要的、具有一定私密性的邮件。ProtonMail 支持为邮件设置有效期,超出有效期的邮件会被销毁,因此你可以放心用它来发送重要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