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确实开发了一种创新的“人造叶子”技术,旨在模仿自然界中叶子的光合作用过程,以更高效地利用阳光和水来生产清洁燃料。以下是一些关于这一技术的关键信息:
1. "技术原理":这种人造叶子模仿了植物叶子的结构和工作方式。它们通常由一种特殊的材料制成,这种材料能够吸收阳光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同时利用水分子来产生氢气。
2. "材料选择":人造叶子可能使用的是一种叫做“光催化剂”的材料,如二氧化钛(TiO2),它能够吸收太阳光并促进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3. "氢气生产":通过这一过程,人造叶子可以将水分解成氢气,氢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载体,可以用作燃料或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源。
4. "应用前景":这种技术如果能够商业化,将大大推动氢能经济的发展,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
5. "环境效益":与传统的化石燃料相比,氢气燃烧时只产生水蒸气,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因此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6. "研究进展":剑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他们的工作可能会对未来的能源技术产生重大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一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从实验室研究到实际应用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包括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解决技术
相关内容:
中国航空报讯:英国剑桥大学网站8月17日报道,剑桥大学研究团队设计开发出漂浮的 “人造叶子”,用于从阳光和水中产生清洁燃料,并期望实现海上大规模运行。该研究得到了欧洲研究理事会、剑桥信托基金、温顿可持续发展物理项目、皇家工程院以及英国研究与创新署(UKRI)所属的工程与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的支持。
目前全球80%的贸易是由化石燃料驱动的货船运输的,如何在航运领域实现低碳化是一个重要议题。剑桥大学的研究小组持续致力于开发基于光合作用原理的可持续燃料。2019年,他们开发了一种“人造叶子”,可由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合成气体,这种气体也是许多化学品和药品生产的关键中间体。早期的原型是通过将两个光吸收器与合适的催化剂结合起来产生燃料。但是由于采用了厚厚的玻璃基板和防潮涂层,该设备十分笨重,虽然降低了可持续燃料生产的成本,但由于既重又脆,很难进行大规模生产和运输。随后研究人员从电子工业的微型化技术中获得了灵感,研制出新版“人造叶子”。研究小组将金属氧化物和过氧化物的材料涂在柔性塑料和金属箔上,然后覆盖在微米级的薄型防水碳基层上,从而实现了将光吸收剂沉积在轻质基材上,并保护它们免受水的渗透。测试表明,这种“人造叶子”可以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或将二氧化碳还原成合成气。
虽然在商业应用之前还需要对“人造叶子”进行更多的改进,但这一发展为研究工作开辟了全新的途径,并向太阳能燃料生产的自动化和规模化迈出了重要一步。许多可再生能源技术,包括太阳能燃料技术,需要占用大量陆地空间,而“人造叶子”可将生产转移到开放水域意味着清洁能源和土地使用,不需相互竞争,有助于国家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