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六个月晒不到阳光?最硬核小镇:花钱人造“太阳”

一年六个月晒不到阳光的小镇,确实存在这样的奇特现象。位于地球高纬度地区的一些小镇,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日照时间非常短,甚至会出现长达数月的极夜现象。例如,在北极圈内的一些小镇,在冬季会出现长达几个月的连续黑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小镇采取了创新的措施,比如建造“人造太阳”。这种“人造太阳”通常是指一种大型的、高强度的照明装置,能够模拟自然阳光的效果,为当地居民提供充足的日照。
以下是一些关于“人造太阳”的详细信息:
1. "原理":人造太阳利用了先进的照明技术,如LED或荧光灯,通过调整光源的强度、颜色和分布,模拟出自然阳光的亮度、色温和照射角度。
2. "效果":人造太阳可以为居民提供足够的日照,有助于调节生物钟,改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3. "应用":除了在日照时间短的小镇,人造太阳还广泛应用于医院、办公室、学校等场所,以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照明环境。
4. "成本":建造和维护人造太阳需要一定的投资,但长期来看,其带来的益处和经济效益往往超过成本。
5. "案例":一些著名的小镇,如挪威的特罗姆瑟(Tromsø),就采用了人造太阳技术,为当地居民提供充足的日照。
总之,人造太阳是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有助于解决一些地区日照不足的问题,提高居民的生活

相关内容:

阳光,是指地球大气层过滤辐射后的太阳光,除了地球植物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外,人类晒太阳也可增加免疫力、细胞活力,且阳光可直接灭杀部分细菌和病毒。如果没有阳光则会出现钙质无法吸收、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会变慢衰减,诱发各种疾病。

更重要的是,长期不晒太阳容易导致精神抑郁,比如每年都有两个月极夜的北欧人民,部分城市(如斯德哥尔摩)抑郁症的患病率高达60%。而解决极夜诱发抑郁症的方式,多数是倡导居民走出房间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活动,只有挪威的尤坎镇最硬核:晒不到阳光就人造一个“太阳”。

尤坎镇位于挪威泰勒马克郡的维莫克大峡谷最深处,由于两岸水源丰富、瀑布密集,曾经是海德鲁公司(挪威国有能源企业)开采硝酸钾和储存重水的基地。二战爆发时,德军夺取尤坎重水的计划被英国破坏,电影《泰勒马克的英雄》就是以这个为背景拍摄的。尤坎镇在战后很快就恢复生产,尤其是得天独厚的水力发电站,常住人口从百余人暴涨至现在的3500人。

在人口越来越城市化的挪威,交通和基础设施并不发达的维莫克峡谷中,却出现了这么个人口不断上涨的小镇,挪威政府自然是喜闻乐见,因此早早就将其列为自治镇。正因为如此,尤坎镇才办了一件全球都轰动的“大事”:通过全体表决并集资500万挪威克朗,人造一个太阳。

为什么要人造“太阳”?因为峡谷深处地势较低,每年最冷的9月至来年的3月,阳光都晒不到这里,受够了漫长冬季又缺少阳光的居民们,只能在这段时间里离开尤坎镇,导致冬季近乎“空城”。在此之前,居民们也花了一大笔钱修建索道,但对于最需要阳光的老人和孩子来说,坐索道上山顶晒太阳,并不是最安全的方式。

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建造一个假“太阳”,通过在峡谷朝阳面高处安装大棱镜将阳光折射到小镇中。然而,这个想法从2005年提出时就面临着资金、技术以及材料稀缺等一系列困难,其中最大难题是如何确保棱镜会自动追随阳光,并精确的自动校对角度将阳光准确折射到小镇中。

居民们因此爆发争议,有人指出修建“假太阳”的成本太高,还不如直接把遮挡阳光的山体炸掉。一直吵到2013年,原先大赚的海德鲁公司看不过去了,表示愿意赞助并提供技术援助,最终在600米山体处选定“假太阳”位置,安装了三个宽2米、高4米的反射镜,以及一台24小时依靠太阳能运转的全自动系统。

2015年,尤坎镇宣布“人类第一个人造太阳”诞生,由于棱镜折射面积太小,只能将阳光定在中心广场上,人造太阳也因此被称为“定日镜”。这面“定日镜”对于小镇居民而言,也代表不再惧怕6个月的“漫无天日”,为了纪念这一天,居民们特别设立了挪威第一个“太阳节”。

为了表达尤坎镇和海德鲁公司百多年间的友好互助,居民们自发修建了一座全天候开放的“海德鲁博物馆”,由小镇就读挪威设计学院的学生亲自设计,不花一根钉子搭积木般的建起了这座博物馆。第一天开放贴满海德鲁公司的照片,此后对任何人士或团体免费开放使用。

​意想不到的是,尤坎镇因“人造太阳”在全球走红,从世界各地涌入小镇的好奇游客数不胜数,2019年总接待游客量达到15万人之多,连旅行团指定要在冬季参观小镇。而饱受极夜“折磨”的北欧人更加踊跃,很多北欧公司都在排队预约小镇并不充裕的旅馆和餐厅来举行团建活动。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