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怎么才能用上北斗导航?终于明白了……

手机使用北斗导航系统的过程大致如下:
1. "手机支持北斗系统":首先,你的手机需要支持北斗导航系统。大多数现代智能手机都支持北斗系统,包括中国品牌的华为、小米、OPPO、vivo等,以及国际品牌如苹果、三星等。
2. "开启位置服务":在手机的设置中,需要开启位置服务或GPS功能。具体步骤可能因手机品牌和操作系统而异,但通常在“设置”中找到“位置服务”或“隐私”相关选项。
3. "开启北斗定位":在位置服务设置中,找到北斗相关的选项,并确保它被开启。有些手机可能将北斗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如GPS、GLONASS)合并在一起,只需开启“位置服务”即可。
4. "检查信号强度":在户外或开阔的地方,北斗信号通常较强。如果信号弱,可能需要移动到信号更好的位置。
5. "软件更新":确保手机操作系统和导航应用都是最新版本,以支持北斗系统的最新功能。
6. "使用北斗导航应用":下载并安装支持北斗导航的应用程序,如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这些应用会自动使用北斗系统进行定位。
7. "测试北斗定位":打开导航应用,查看是否能够使用北斗系统进行定位。通常,应用会显示你的位置,并使用北斗系统提供的信息。
总之,只要你的手机支持北斗系统,并

相关内容:

来源:科技日报

◎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听说北斗定位有了2.0版?能高精度定位,而且免费!网友们奔走相告……

且慢!北斗在哪呢?摁亮手机里外找……苹果商店就有一个名为“北斗导航-高清卫星地图苹果版”的应用软件,可它又称:苹果手机使用的定位导航系统为“GPS”导航定位,此app取名“北斗”,但与国家科研项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没有关系……

苹果商店截图

再看看安卓手机呢?搜索“北斗”,会跳出来很多相关软件。可早前官方却辟谣:北斗没有开发过任何相关的手机导航应用!(早前报道:北斗App下载火爆?此“北斗”非彼“北斗”)

“天上的星星参北斗”,手机里却都是假北斗……

有网友大声疾呼:怎么才能用上北斗定位2.0呀!为什么北斗不自己开发一款北斗导航APP?

如何用上北斗定位和导航?

北斗定位和导航算是个新事物,一般新事物都会带来新的知识点。

这里就有最基础的一条:真正的北斗导航是根据芯片工作的,不是导航软件。

这是因为要想导航,先要定位,而定位是通过手机的定位芯片,在接收到从卫星传过来的数据之后,通过数据定位,才能实现导航。

因此,一个手机的芯片接不接收北斗卫星的数据,才是你能不能用上北斗的关键,而不是APP。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下简称信通院)在发布北斗定位2.0版时这样介绍: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平台(北斗定位2.0)支持LPP协议的芯片,例如海思芯片、高通芯片、联发科芯片等。

LPP协议是什么?不懂也没关系。

重点是要看下涉及的芯片装配了哪些机型。也就是说,用了这些芯片的手机才接收到北斗卫星数据,这是用上北斗定位和导航的前提和基础。

前面的问题:如何用上北斗定位和导航?首先要拥有一部接收北斗卫星数据的芯片的手机。

能不能用上2.0,取决于手机厂商

GPS(民用)定位精度大部分在5-10米之间。这个精度经常会让你错过一个路口、或者搞错你在主路还是辅路上。

“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平台能够做到定位精度在1.2米,也就是说车行驶在哪个车道都能够分清,因此称为车道级定位。”信通院工程师刘旭介绍,这是因为,平台给手机芯片的数据更丰富了,芯片有更多的数据来修正它的精度。

问题来了,提高精度不仅需要更多的数据,还需要手机进行计算。

如果平台来了数据,手机还是“简单思维”,那精度仍旧达不到车道级的精度。

普通消费者能不能使用2.0,要看手机厂商有没有去给用户升级相关手机固件(这是一种出厂就写在硬件里的软件),对于个人用户来说,选择权其实不在自己手里,最终决定能不能用上北斗定位2.0的是手机厂商。

科技日报了解到,为了推动手机厂商有足够的动力使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平台,研究团队在标准化、系统稳定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在近三年发售的95%以上的安卓手机能够“理解”平台使用的协议。而且手机厂商不用进行任何的硬件改动,只需要升级固件和软件即可实现升级至2.0版本。

北斗定位2.0不是唯一,但它出身不凡

利用北斗卫星信号进行定位服务,相关的产品并非只此一家。

值得注意的是,主导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平台开发的团队并非企业,而是来自一家研究院所。作为一家通信行业的研究院,中国信通院秉持着“国家高端专业智库 产业创新发展平台”的发展定位,专注于信息通信全行业的发展,并持续为政府机构提供决策建议。

也是这个科研团队,执着而努力地牵头把北斗二号标准写入3GPP国际标准中,并在2020年6月份正式把北斗三号的标准写进了5G标准中,并持续为有北斗参与的整个通信行业提供政策建议。

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平台是这个团队从科研项目中一气呵成完成的真正接地气的产品。

“为真正的手机用户提供服务,压力比科研项目更大。”刘旭说,因为前者必须提供稳定而连续的服务,而科研项目的验证只需要给出研究结果。

7×24小时的平台稳定性,曾让研发团队的工作量一翻好几倍。“我们最开始只是想提供标准,让市场(企业)完成开发,但后来发现市场没有动力,需要成本、人力的支出,却看不到既得利益,响应者寥寥,但对整个北斗生态体系来说,这是对标GPS补齐服务短板的必要一环,所以我们就只好自己做。”刘旭回忆,如今从第一个商业用户正式接入,到现在已经有1.8亿日活用户了。

北斗卫星远在3.5万多公里的空中,组网成功只是第一步,更充分地使用它需要“北斗生态”。毋庸置疑,“北斗粉”越多,“北斗生态”将越蓬勃。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