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不雅照片并要求支付大额钱财的情况,是一种新型的网络诈骗。以下是一些防范措施和警方提醒:
1. "不轻信":收到此类信息时,不要轻信对方的要求,保持冷静,切勿慌张。
2. "核实身份":与对方沟通时,不要直接透露个人信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核实对方的身份。
3. "不要转账":即使对方以任何理由要求转账,也不要轻易操作。可以挂断电话或停止沟通,并向警方报案。
4. "及时报警":遇到此类诈骗,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据。
5. "提高警惕":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不明文件。
6. "保护隐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警方提醒广大网民,要提高警惕,遇到类似情况时,一定要谨慎对待,避免上当受骗。同时,也欢迎广大网民积极举报此类违法犯罪行为,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与和谐。
相关内容:
6月30日,“收到自己的不雅照慌了神被骗15万”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关注。

微博热搜截图
此前,江苏李某收到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彩信,内容竟是不雅视频截图,对方自称“私家侦探”,受人委托调查,要求立即与提供的手机号码联系,不然就把截图和视频传到互联网平台。慌乱中,李某按要求转账15万元,后未收到完整视频,意识到自己并没有拍摄过,于是察觉异常报警。
警方接警后冻结收款账户,成功追回15万元,并锁定犯罪嫌疑人曾某某、邵某某。经查,两人无固定职业,偶然看到兼职信息,用提供的手机卡到指定地点向特定号码发送彩信,每发送1条给4元好处费。二人通过发送1.8万余条勒索彩信非法获利7万元。
法院审理认为,二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敲诈勒索,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敲诈勒索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目前两人上线仍在追查中。
评论区很多网友表示自己也曾收到过类似短信,也有网友给出了“直接报警”“不要点陌生链接”等建议。

网友评论
警惕新型诈骗方式
如今有很多不法分子通过不法渠道收集或购买公众人物的公民个人信息,然后使用电脑软件“移花接木”,合成部分公众人物的虚假“不雅视频”或“不雅照片”,精准发送给对应的公众人物,从而实施诈骗行为。
这类诈骗侵害对象广泛,主要是企业家、各行业管理者、公职人员等社会公众人物。模板统一,不法分子按照固定模板合成制作虚假“不雅视频”或“不雅照片”,通过手机短信、纸质信件或电子邮件等匿名点对点发送给选定的公众人物。诈骗话术如出一辙,不法分子以恶意骚扰、所谓举报、向身边人散播等手段威胁敲诈受害人,迫使受害人将钱转入指定的银行账户。
防范诈骗技巧
警方提示,收到类似诈骗信息,不要理会。面对骚扰和恐吓,不要害怕,更不要有“破财消灾”的念头,一旦回复、回电或转钱,不法分子会不断骚扰。
此外,收到相关信息,请截图保存,准确记下不法分子的电话号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前往国家反诈中心App举报。
综合:荔枝新闻、央视新闻、网友评论
来源: 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