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说得对!空调用完后直接“啪”地一下关掉,确实不是最理想的做法,尤其对于"变频空调"来说。正确的做法可以更好地保护空调压缩机,延长使用寿命,并且在下次启动时可能更省电、更迅速。
以下是正确的关空调步骤和原因:
"正确的关空调方法:"
1. "将空调模式切换到“自动模式”或“送风模式” (Fan Mode)。"
"操作:" 在遥控器上找到类似一个风扇叶片的图标,或者模式按钮,切换到“AUTO”或“Fan”。
"目的:" 这个模式下,压缩机不会一直运转,但风扇会继续转动,帮助室内温度更快、更均匀地稳定下来,避免温度骤降导致的热交换(即“回南天”或温差过大时可能出现的凝结水)。同时,它也能带走空调内部残留的热量,让内部零件自然冷却。
2. "设定一个稍高或舒适的温度。"
"操作:" 如果之前设得很低(比如26度),可以稍微调高一点(比如28度),或者保持在27、28度这个比较舒适的档位。
"目的:" 避免压缩机在接近设定温度时频繁启停。虽然切换到送风模式后压缩机不转了,但如果室内温度已经非常接近设定温度,压缩机停止运转后,环境温度微
相关内容:
关空调前的一个步骤,直接影响下次开机时的空气气味。很多人用完空调,就是直接按下关机键。这样做,空调内部会残留水蒸气!阴暗、潮湿的环境,简直是霉菌的温床……时间一长,里面就可能长出黑乎乎的霉斑。
为什么要把这个步骤单独拿出来说?
因为下次开机,那股味道,谁闻谁知道。就是一股霉味,直接吹到房间里。正确的操作是在关机前,先切换到“送风”模式,让风扇单独运行个十分钟左右。压缩机不工作,不耗什么电。目的就是把内部的湿气吹干,保持干燥。
过了一个季节没用空调,比如春天过去了,夏天来了。这时候的空调,别急着开!
面板、滤网,这些地方积攒了厚厚的灰尘。看不见的细菌、螨虫也都在里面。直接一开,这些东西就随着冷风吹满整个屋子,想一想……

这些脏东西还会堵塞空调的出风口和滤网。结果就是,开机后感觉空调不给力了,制冷效果下降,还费电。长时间停用后,或者在长时间没用重新开启前,深度清洁保养是必要的。自己动手拆下滤网洗一洗,或者找专业人士来处理。
使用空调的第一个步骤,是先开空调,过几分钟再关窗户。
目的是什么?
把房间里原有的浑浊空气、家具散发的一些污染物,先排出去。让室内空气先进行一个小的置换,之后再关窗享受冷气,体验感会好一些。
然后是出风口的方向问题。
夏天用空调,出风口应该朝上,不是朝下。
这涉及到一个简单的物理原理!冷空气的密度大,会往下沉;热空气密度小,会往上飘。出风口朝上,冷气吹出来会先在房间上方散开,然后自然均匀地下降,覆盖整个空间。这样室温下降的效率高,也避免了冷风对着人直吹。
不要频繁开关空调!
有人觉得房间凉了就关掉,热了再开,这样省电。其实是错的。空调在启动时,压缩机需要消耗巨大的电流,这个瞬间的功耗是平稳运行时的高出数倍。频繁启动,不仅不省电,反而增加电费。
每一次启动都是对压缩机的一次冲击。
长此以往,会加快空调的损耗,影响它的使用寿命。设定一个合适的温度,让它稳定运行,比反复开关要好。
那个关机前的送风步骤,真的很重要。
霉菌不仅仅是带来异味。
对于一些呼吸道敏感的人,或者家里有老人小孩的,吸入这些霉菌孢子,对健康没有好处。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避免这些问题。就是一手之劳的事。
空调滤网的清洁,也不容忽视。
那张网上面,能藏的东西,超乎想象。灰尘、毛絮、小飞虫……堵满了,风就出不来,机器运转的负担也加重了。制冷效果差,噪音变大,电费上涨,都和这个有关系。自己动手洗一下,清水冲一冲,晾干再装回去。操作不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