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供模式(Direct Sales Model)"有潜力"为小米手机带来一些积极影响,尤其是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和增强用户体验方面,但它"并非万能药",能否真正“提振”小米手机,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协同作用。
以下是对直供模式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局限性的分析:
"直供模式的潜在优势(可能提振小米手机的方面):"
1. "降低渠道成本:"
"减少中间环节:" 省去了多层经销商、代理商,可以显著降低物流、仓储、管理以及每一层中间商抽取的利润。
"降低营销费用:" 可以更直接地控制市场推广和定价策略,减少需要分摊给渠道的营销费用。
2. "提升供应链效率:"
"更快的响应速度:" 小米可以直接掌握市场需求信息,更快地调整生产和库存计划,减少滞销风险。
"更精准的库存管理:" 通过对销售数据的直接掌握,可以实现更精细化的库存控制,降低资金占用。
3. "增强用户可及性与体验:"
"更广泛的市场覆盖:" 直供模式更容易触达线上和下沉市场,甚至国际市场,扩大潜在用户群。
"统一的品牌体验:" 小米可以直接控制销售终端(无论是线上自营店还是自营线下店),确保品牌形象、服务标准的统一,提升用户购买和
相关内容:
据媒体报道,2016年小米全年出货量同比下跌36%,只出货了4000多万部手机,不到巅峰时期的一半;市场份额从2015 年的15.9%下降到了8.9%;在全球手机出货量榜单中,小米已跌出了前五,被分到了“Others”的行列。

(图片:CNSPHOTO提供)
近两年,一直以电商渠道为主的小米日益受到强势的线下渠道的巨大冲击。去年国产手机的两大黑马OPPO和vivo均依靠线下渠道取得了飞跃式增长,2016年OPPO在国内的手机销量超过华为、vivo、苹果和小米,首次成为年度出货量冠军。
面对去年的业绩下滑,曾经惊艳了整个手机行业的小米需要一次彻底的革新,而这场革新正好是要抛弃并颠覆原来引以为傲的“互联网模式”。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小米开始学习传统厂商找明星代言,并公布3年内要建设1000家门店,试图力挽狂澜。然而,仅凭这些还不够,因为无论是明星代言还是线下门店,华为、OPPO和vivo都已经做得炉火纯青,小米想要超越实在太难了。现在看来,雷军也意识到了小米互联网渠道已摸到天花板的问题,如何在“后互联网模式时代”翻身,小米必须需要一套全新的秘籍。
而就在元霄节后两天,小米迫不及待推出了一项全新的销售模式——小米直供,其官网上线了“小米直供”内测页面。
所谓“直供”,其实就是几乎零条件放开加盟,不管是个人还是商家,都能注册申请当代理商。这等于每个小米粉丝都是一个微型经销商,都是一个推销员,从中可以获利。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小米的渠道短板,增加小米的出货,提升小米的销售额,而以前小米覆盖不到的市场就覆盖到了,也很好地“招安”了“黄牛”。
但是,无论直供还是直销,人们对其认识还存在一定偏差。当人人都能成为小米的经销商时,朋友圈和各种社交平台上便会出现许多推广小米产品的销售员,这就会让小米看起来像是“直销商”,进而可能会给小米带来负面评价。虽然直供与传销有本质区别,但是赚熟人钱的印象一旦被种下,小米的品牌可能就Low下去了。有业界人士称,直供对短期销量的增长看似有诱惑性,有拉动作用,而长期看这种做法很可能是饮鸩止渴,是对小米品牌的一种伤害。
当小米模式的光环日渐褪去,出现了下坡的拐点之后,小米所面临的超大压力能否成为其爆发的新动力,直供能否救小米,还有待观察。(吴勇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