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取车架号、发动机号、品牌名称、型号等车五项信息呢?

获取一辆车的车架号(VIN)、发动机号、品牌名称、型号等关键信息,可以通过以下几种主要途径:
1. "查看车辆本身:" "车架号 (VIN - 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 "最常见位置:" 车辆驾驶侧(通常靠近前挡风玻璃)的B柱下方,通常贴有金属或塑料标签。这是最标准的位置。 "其他可能位置:" 驾驶员侧前挡风玻璃下方、发动机舱内的副车架、后备箱内的车辆铭牌、车门门框内侧、车尾等处。不同车型和年份的位置可能略有不同。 "VIN码通常是一个17位字母和数字的组合。" "发动机号 (Engine Number):" "位置:" 通常位于发动机缸体上,有时刻印在发动机侧面或正面。可能需要打开引擎盖查看。 "查找方法:" 发动机号通常比车架号更小,可能需要用手电筒或放大镜寻找。有时会在一个金属标牌上,该标牌可能固定在发动机舱的某个角落或发动机本身上。发动机号通常以“Engine No.”或“Engine Number”开头。 "品牌名称和型号:" "品牌名称:" 通常可以在车辆的多个地方找到,如车门框内侧

相关内容:

在二手车交易中,车辆的 “五项核心信息”(车架号、发动机号、品牌名称、车辆型号、初次登记日期)是确认车辆身份、判断车况的基础数据。这些信息若存在误差或篡改,可能导致无法上牌、年检失败甚至法律纠纷。本文将详细介绍查询这五项信息的方法、验证要点及问题解决途径,帮助购车者筑牢交易安全防线。


一、核实车辆五项核心信息的重要性

五项核心信息是车辆的 “身份证”,直接影响交易合法性与使用便利性。例如,车架号与发动机号不匹配的车辆可能是拼装车,无法通过年检;品牌名称或型号与实际不符,可能存在套牌嫌疑;初次登记日期隐瞒真实年限,会导致车辆估值虚高。此外,这些信息还是办理过户、保险、违章处理的必备依据,若信息不一致,将直接阻碍后续手续办理。

二、查询与验证五项信息的方法

(一)厂家官网查询型号合规性

登录车辆品牌官方网站,输入车型代码(通常在行驶证或车辆铭牌上),可查询该型号的官方配置信息。例如,若行驶证标注为 “2020 款舒适型”,但官网显示该配置与车辆实际功能不符,可能存在型号造假。

(二)第三方查询平台获取报告

第三方查询平台

● 平台如“一分钟查车”、“放心查车”等#公众号,通过微信即可操作。

  • 打开#微信搜索并关注【一分钟查车】/【放心查车】等;
  • 进入对话框点击弹出的消息”我要查询“,选择”车五项查询“;
  • 输入车牌号,点击查询;
  • 查看报告,报告会显示车架号、发动机号、品牌名称、车辆型号、初次登记日期这五项信息
● 优点:便捷快速,适合异地查询或紧急核实。

(三)车管所档案核验

携带行驶证、原车主身份证复印件到登记地车管所,申请调取车辆原始档案。档案中会记录车辆出厂时的五项信息,可与当前信息逐一比对,确认是否存在变更记录(如发动机更换需有车管所备案)。这项操作能有效识别私自改装、套牌等问题。


三、核实五项信息的注意事项

(一)重点排查信息篡改痕迹

车架号若有焊接、打磨痕迹,可能是事故车切割后重新拼接;

发动机号模糊不清或与行驶证字体不一致,需警惕发动机被更换且未备案;

品牌型号标识与行驶证不符时,需要求卖方提供车管所变更证明,否则可能为套牌车。

(二)确认信息与手续的关联性

五项信息需与保险单、购置税凭证、二手车交易发票完全一致。例如,保险单上的车架号若与行驶证不同,理赔时将被拒赔;初次登记日期若与购置税缴纳日期差距过大,可能存在未按时缴税的遗留问题。

(三)留存信息比对证据

用手机拍摄车架号、发动机号、车辆标识的清晰照片,复印行驶证关键页并让卖方签字确认,将这些材料作为购车合同附件。若后续发现信息问题,可直接证明卖方存在欺诈或疏忽。


四、发现信息不符的应对措施

(一)立即终止交易并协商退款

若五项信息存在重大不符(如车架号篡改、型号造假),应拒绝付款并要求退还定金。协商时需明确指出证据(如照片、车管所档案),强调卖方未履行信息告知义务。

(二)向监管部门举报违规行为

若疑似套牌车、拼装车,可向当地交警部门举报,由警方核查车辆合法性,一旦查实,违规车辆将被扣押;

若涉及交易欺诈,可向市场监管部门(12315)投诉,要求查处虚假宣传、篡改信息等行为,并协助追回损失。

(三)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权益

若已完成交易且无法协商解决,可凭以下证据向法院起诉:

车辆信息不符的照片、车管所档案记录;

购车合同、付款凭证;

与卖方的沟通记录(如微信聊天、录音)。

法院可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判定合同无效,要求卖方返还购车款并赔偿合理损失(如交通费、检测费)。

总之,车辆五项核心信息是二手车交易的 “根基”。购车者需通过实体核验、档案查询等方式全面比对,对信息异常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发现问题,应果断采取措施止损,必要时借助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避免因信息误差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