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女孩众筹50万登珠峰,网友:凭啥我苦哈哈上班,看着你出去浪

这个情况确实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们来分析一下:
"支持或理解的角度:"
1. "个人追求与梦想:" 爬珠峰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个人冒险,能实现这个目标本身就是一种成就。15岁虽然年轻,但如果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准备、决心和体能,这可以被视为追求梦想的勇气。 2. "家庭支持:" 能筹集到50万人民币,说明家庭或者家庭朋友是支持她的。这可能意味着家庭条件较好,或者父母愿意投入资源支持孩子的特殊爱好。 3. "励志故事:" 对于一些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展示了年轻一代敢于挑战自我、追求梦想的精神。 4. "能力证明:" 如果她确实通过自身努力训练、规划,并承担了相应的风险和责任,那么这也能证明她具备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质疑或反对的角度(网友观点的核心):"
1. "价值观差异:" 很多网友认为,与其花费巨资去冒险,不如踏踏实实学习、工作,积累经验和财富。他们认为登山更多是“炫富”或“作秀”,与普通人的现实生活脱节。 2. "机会成本:" 50万人民币可以用于很多更有实际意义或更“稳当”的地方,比如投资、教育、改善家庭生活等。网友觉得她把钱和精力投入到这种高风险、低“回报”(

相关内容:

想要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顶峰,需要什么?

坚不可摧的意志?不知疲倦的体魄?

不需要这么麻烦,你需要的只是40万元人民币,再多准备一些,你甚至能在珠峰上品尝五星大厨的手艺。

如今的登珠峰,究竟是在挑战人类的极限,还仅仅只是一门生意呢?

众筹登珠峰的女孩

今年早些时候有个很有意思的新闻,一个15岁的长沙女孩跟她父亲两个人在朋友圈里众筹50万,希望帮助女孩完成攀登珠峰的梦想。

“众筹”和“登珠峰”,这两个词放在一起,怎么看怎么觉得奇怪。

一般我们能想到个人需要众筹的场景大概就是家里有人得了不治之症,走投无路了才会选择用这种无奈的方式来延续生命。

比如水滴筹,这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攀登珠峰显然不属于走投无路的情况,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还在为海拔10米以下的事情奔波忙碌,哪还有闲心和闲钱管你海拔8000米的事?

如果你可以众筹登珠峰,那我岂不是明天也能众筹周游世界了?

女孩说她会把所有支持了她的“助梦人”的名字绣在一面旗子上,带到珠峰顶上去,意思就是与她同在了。

登珠峰的勋功章,有她一半,也有助梦人的一半。

回来以后还会把一路上拍的照片寄给每个人。

我觉得,这个助梦人福利还有提升的空间,如果你助了我周游世界的梦,我不仅可以为你举旗子,寄照片,我还能给你做代购,在沙滩上写下告白的话语呢!

另外还有人扒出这个女孩可不简单,来自一个“登珠世家”,她的父亲徐江雷就是湖南省第一个登上珠峰的人。

想当年老徐都靠自己登上了珠峰,现在轮到小徐登了,竟然还要靠众筹,真的是世风日下,岂有此理。

更何况,还有人扒出这个老徐如今早已经功成名就,是个老板了,名下有家体育文化公司。

你都是董事长了,女儿爬个山还得众筹么?

可不管网友们怎么骂怎么质疑,父女俩还是完成了众筹,如今女孩都已经登山成功归来了。

为什么会有人肯自掏腰包去给一个富二代完成登山梦想呢?

一方面是这个女孩确实优秀。

女孩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直以来成绩都很不错。

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从小就开始登山,在挑战珠峰前就已经征服了高达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也是珠峰大本营的常客。

这样的履历拉出来,确实让人难免有想助她一臂之力的想法。

人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山。

珠穆朗玛峰,对于中国人来说,多少是有些情节在的。

经常会拿珠峰来比喻一件事的难度。

可是,登山难度这件事上,我们多少是有些一厢情愿了。

因为事实上,登珠峰这件事的难度,既不在于山,也不在于人,而在于钱,只要钱到位,几乎是个人,抬都能给你抬到珠峰上去。

原因无他,无非是登珠峰这事,有其他人为你负重前行。

登珠峰,一门针对有钱人的生意

珠峰它再高,也只是一个旅游景点而已。

一座山被征服,只要0次和无数次,如今登珠峰这事已经是高度商业化了。

珠峰的商业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价格高、门槛低。钱自然是滚滚来。

一说登珠峰,我们脑海里联想到的肯定是一副运动员模样,体格不好,那还不得交代在半路上?

8000多米的高峰,是跟你闹着玩的?别说是雪山上恶劣的天气了,就是这个高度的楼梯,都够你喝一壶了。

但实际上,如今很多登上珠峰的人都是50岁的高龄。

很多人到了这个岁数,别说爬山,跳个广场舞都费劲。体格与运动员相去甚远。

这样的身体状况去爬珠峰不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么?

虽然50岁不算年轻了,可也还有30多年可以潇洒呢。

没事,年龄和体魄上的差距,可以用钱来抹平。

一个普通人,攀登一次珠峰的费用,明码标价40万,如果你超龄了或者体侧不达标也没关系,旅游公司还有私人订制。

只要你加钱,就可以享受到许多的额外服务。

爬不动?没关系。

直升飞机直接给你送到珠峰山脚,让你赢在起跑线上。

休息不好?没关系。

在营地里,洗澡水已经准备好,五星大厨的饭也已经OK,下来米西吧!

背不动?没关系。

十几个向导鞍前马后的伺候你,背行李还不算,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背背你。

秦始皇当年如果有这样的专业团队伺候,也不至于嘎在半道上。

直升机也好,五星大厨也好,这些都只是给你享受享受的。

登珠峰的“核心科技”就是那十几个向导,也就是夏尔巴人。

夏尔巴人,撑起了一座山

今天登珠峰,一般选在尼泊尔境内,一是从这里登珠峰难度较低,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里有群居的夏尔巴人。

没有这个民族,珠峰的产业化就得歇菜。

这夏尔巴人就这么厉害,我也很吃苦耐劳,能上山能下地,我就不行么?

还真不行,因为人家夏尔巴人是高山民族,自从600多年前就已经在喜马拉雅山区定居了,那个时候,崇祯都还没找到歪脖子树呢。

经过这600年的发展,夏尔巴人不仅族群壮大到了50万人,还进化出了适合在雪山生存的特殊体质。

他们的身体可以控制血红蛋白的生成,体内可以储存更多的氧气。

很多人不适应高原就是因为体内的氧气供不上,呼吸急促身体乏力,夏尔巴人很明显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爬起山也是嘎嘎猛。

此外,珠穆朗峰自然环境恶劣,天气也难以琢磨,这些对于一个外来者都是很要命的。

夏尔巴人就太了解这片雪山的脾气了,哪里是山,什么是谷,今天刮什么风,明天哪有暴雪,他们都门清。

所以几乎从人类开始挑战珠峰的那天起,就离不开夏尔巴人向导的作用了。

登珠峰的挑战者离不开夏尔巴人,夏尔巴人同样也已经离不开这些挑战者了。

对于我们这些不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区的人来说,喜马拉雅山是神圣的高洁的,但对于夏尔巴人来说,这仅仅是一片穷山恶水。

农业发展不了,商业也玩不转,唯一可以搞一搞的,就剩下旅游业了。

所以帮助挑战者们攀登珠峰以及提供其他一系列的配套服务,几乎就成了夏尔巴人一族唯一的谋生手段。

正巧,如今的世界,勉强算是和平了几十年,富人们吃腻了也玩腻了,对生活几乎已经麻木的他们,就想花钱找点不自在。

挑战珠峰自然成了众多不自在挑战里的明星项目,所以每年都会有一茬一茬的富豪来尼泊尔大撒币。

尼泊尔也不跟他们客气,珠峰那么高,收费可不能低了。

何况这些有钱人,你开价低了,他还不乐意,觉得你瞧不起他,觉得他爬不起。

光是一个登山许可证就要一万美元。

你给我一万美元,都够我穷游半个世界了。

而在珠峰这,仅仅是一个入场资格。

可见,想登珠峰,别的都不考察你,财力这一块,是一点水分也容不得的。

前文说了,只要钱到位,你可以在雪山上享受到五星级酒店的待遇,这些物资当然不会凭空出现在5000多米的高山上。

这里,车开不进,直升飞机也只能在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出动,所以日常的物资运送全靠夏尔巴人人肉背上去。

都说泰山上的挑山工辛苦,但泰山的主峰玉皇顶也只有1545米。

夏尔巴人可以是要把这些物资背上5000米的雪山,更不要说还要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了。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等到正式开登时,夏尔巴人对挑战者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毕竟挑战者的命就是交到了他们的手中。

在登上时,夏尔巴人会在前面开路,选择路径,并系好绳索,挑战者再跟着夏尔巴人爬过的地方前进。

说得直白点,夏尔巴人就是在前面替挑战者踩雷的。

光是有人在前面开路你还不放心的话,没关系,多雇几个。

这样就可以带更多的物资更多的氧气,可以应对更多更恶劣的突发状况。

准备得再充分,也总有发生意外的时候,这种时候,夏尔巴人依旧是最后的那道墙。

夏尔巴人可以在不戴氧气面罩的情况下将挑战者背回营地。

夏尔巴人能背你下来,自然也能背你上去。

如果挑战者实在无法自己完成登顶又不肯放弃,夏尔巴的向导也可以背着挑战者走完这最后一段。

所以只要钱到位,谁都能登上珠峰顶,因为夏尔巴人的存在,真的不是一句玩笑话。

包括湖南15岁的小姑娘在内,这一位位意气风发成功征服珠峰的挑战者背后,都有着夏尔巴人的身影。

挑战者成功完成梦想可以吹一辈子,可是对于夏尔巴人来说,这不过是日复一日的日常。

比如夏尔巴人凯米在53岁也破了个记录,第28次登上了珠峰。

凯米没什么可挑战的,他不过是想趁着自己还爬得动的时候,多爬几次多赚点钱补贴家用。

夏尔巴人也不是超人,也总有会在珠峰面前败下阵来的那一天。

夏尔巴人已经传承了600年,代代新人换旧人,而珠峰依旧是那座珠峰。

时至今日,经过了一位又一位的挑战者,如今仅仅是在珠峰遇难的死者人数也达到了300多人,其中有100多人都是夏尔巴人。

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

夏尔巴人,再厉害,对珠峰再熟悉,可是在既要保证自身安全又要保证游客安全的情况下,也无法保证每一次都能平安无事的完成任务。

负责的旅游公司可不会在意夏尔巴人的生死,每多一个挑战者,那就是40万元人民币啊。

不符合条件的挑战者就更好了,因为这意味着更多的消费,更高的客单价。

而这对夏尔巴人来说,不过是意味着更高的危险。

夏尔巴导游的死亡率高达2.4%,是全球最危险的几样工作之一。

如此拼命的夏尔巴人,一年可以赚到多少钱呢?

虽然旅游公司会向每位游客收取几十万人民币的费用,但实际到了夏尔巴人手里的却少得可怜。

平均一个夏尔巴人一年只能赚到5000美元左右的佣金。

还记得么?想要来登珠峰,一个许可证就要10000美元了。

可真正奋斗在第一线,拿命在拼的夏尔巴人,一年才能赚到5000美元。

要真的,挑战者想登珠峰,配备一名夏尔巴向导是最低要求,而夏尔巴人却只能在这次生死挑战里拿到九牛一毛。

如果夏尔巴人不幸遇难了,家属能拿到多少赔偿呢?

2400人民币,是的,是人民币。

今天的珠穆朗峰,对于许多的有钱人来说,不过是众多网红打卡地之一,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对于生活在此的夏尔巴人来说,是维持生计的途径,也可能是自己最终的归宿。


#旅游##16岁长沙女孩众筹50万挑战珠峰##珠穆朗玛峰##西藏#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