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说法很有趣,它触及了文化中对于不同动物性格的刻板印象,以及这些印象如何被误读或被别有用心的解读。将羊(通常指山羊,Goat)与“心机婊”联系起来,确实反映了一些文化迷思,但并不完全准确,甚至有些“偷换概念”。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为什么羊会被联想到“心机”?(文化迷思的来源)"
1. "《圣经》中的负面形象:"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在基督教文化影响深远的地方,山羊(Goat)常常与撒旦、魔鬼联系在一起(例如“山羊领主”),象征着邪恶、傲慢和放纵。这种负面形象深入人心,有时会被牵强附会地解读为“心机深重”或“别有用心”。
2. "刻板印象:" 羊有时被描绘成温顺、甚至有点“呆萌”的形象。这种反差如果被刻意利用,可能会被解读为一种“伪装的善良”,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算计。比如,它们可能会偷偷吃掉不该吃的东西,显得很“狡猾”。
3. "“羊群效应”:" 羊有跟随领头羊的习惯,这在金融等领域被用来形容“羊群效应”。虽然这更多指盲从,但有时也可能被负面解读为缺乏独立思考,甚至被“领头羊
相关内容:
按:《疯狂的动物城》火了,连带着火起来的还有其中各有特色的动物角色,无论是狡猾却又善良的狐狸还是说话做事慢吞吞却爱飙车的树懒,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其中让人印象深刻而又大呼意外的角色之一,也许就是黑化了的羊副市长。绵羊市长的邪恶让人意外和羊给人留下的固定印象有关系。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把羊看作是善良,柔弱,温顺的形象。其实,在西方文化中,羊的形象千差万别:绵羊常被比做驯服的善良的好人,而山羊往往代表着威严、权力,同时也是邪恶和淫欲的象征。由此也引发了后世的无限演绎。
绵羊与山羊:善与恶的象征
作为一只挂着叮当作响的铃铛,绒毛软绵绵的小动物,绵羊副市长成为了《疯狂动物城》中典型的柔弱,善良的形象。而且,她也和影片中其他或多或少因为习性和人们对其的印象而被划分职业和身份的动物们一样,被安上了人们心目中“羊”的刻板性格和职业形象:一个单纯,可爱,容易被欺负的名为副市长,实际上为高级秘书的蠢萌小女孩。
羊副市长
正是因为这种软绵绵的绵羊的设定太过于自然而又深入人心,当片末揭露事件真相,原来一切都是她和其他羊伙伴们策划的阴谋时才达到了让观众们大呼意外的戏剧效果——可爱的小绵羊阴森地站在坑边袒露罪行的场面,实在是令人印象深刻。
绵羊一贯温顺可爱的形象,在儿童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其实一直都屡见不鲜。经典作品《小王子》中,小王子就一直想要一只绵羊,为他吃掉星球上肆虐的猴面包树。书中描写的这只小羊是可以被装在盒子里的,可以被拴起来的,可以消灭有害花朵的植物的……在小王子的眼中,绵羊显然是一种可以为他提供帮助的,善良驯服的物种。
小王子的绵羊
另一只著名的绵羊则是小羊肖恩。《小羊肖恩》(Shaun the Sheep)是一部传播甚广的英国定格动画喜剧,讲述的是在一个乡村农场里,一位笨笨的农夫养着一大群动物,其中就有一群绵羊。肖恩和他的同伴们也许并不完全温顺,经常有一些异想天开的主意,但是总体来说也很蠢萌开朗,搞笑可爱。尤其是主角肖恩,这只黑脸白毛的小羊羔机智过羊,想象力丰富,热衷于冒险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对于伙伴们来说,他还是一个忠诚、勇敢的伙伴。无论面临怎样的麻烦,肖恩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带领伙伴们走出困境。
小羊肖恩
其实,绵羊代表着善良,正义,友爱的一方这种设定之所以一直在各种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经久不衰,与西方历史上的的宗教神话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在《圣经》里,上帝把他的臣民称为绵羊。耶稣自称为牧羊人,他告诉信徒们:“牧人找到一只迷失的羊,得到的欢喜比那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羊的欢喜还大”。一般而言,这句话的意思被解读为:如果他能让一个罪人改过自新,能带来比驯服九十九个无需悔改的人更大的欢乐。因此,在英语的语境中里,迷失的绵羊经常被看作是“因误入歧途而做错了事的人”或者“迷失正道的人”的隐喻,其中绵羊就是代表着善良的好人。
“绵羊”因受到上帝的垂怜而有福,然而“山羊”却没那么幸运。英语常用绵羊与山羊(the sheep and the goats)表示好人与坏人。绵羊与山羊成为“好人与坏人”的划分来自于《圣经》中所描写的末日审判:世界末日来临之际,上帝坐在荣耀的宝座上,地上万民都聚集在他面前,上帝要把他们分成两群,好像牧羊人从山羊中把绵羊分别出来一样,他要把绵羊放在右边,山羊放在左边。山羊代表着魔鬼,代表世界上与基督为敌的人,绵羊代表着上帝的孩子,不仅仅指耶稣,也指那些经过主赦免而得救的信徒 ,审判到来时,绵羊将聚集在父的右手边,获得拯救和永生 ,山羊则被打在父的左手边,将永坠深渊,经受地狱的永久折磨。
耶稣和羔羊
同样都是羊,这种区别对待简直让人不忍直视。迄今为止,为什么山羊和绵羊所代表的形象有如此大的差距,依旧没有定论。有一种相对较为合理的猜测认为,这也许是对于以游牧为主的古犹太人来说,绵羊性情温和、毛质好、肉鲜美、能换来财富,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被赋予了正面的,积极的形象;相比而言,长角的山羊生性凶暴,眼睛凸出,雄性尾部散发异味,发情异常激烈。所以,虽然人们也喝其奶食其肉取其皮,山羊仍然成了淫荡邪恶的象征。
宗教没落和被污名化的山羊
到了中世纪,基督教对山羊的污名化达到了巅峰。其中有一个邪恶的半人羊恶魔形象,即巴弗梅特(Baphomet)。这个名字的起源尚无定论,它最早出现于12世纪晚期一首与穆罕默德有关的普罗旺斯语诗篇中,在14世纪初又作为异教偶像的称呼出现在异端裁判所对圣殿骑士的审讯笔录中。巴弗梅特原本寂寂无名,直到1854年,法国神秘学家利未(EliphasLevi)在著作《高级魔法的教条和仪式》中附上了插图,并以安息日之羊(The Sabbatic Goat)作为它的别名,这个的形象才迅速流行起来。由此还衍生了一些著名的标志和图案。如今,山羊头、倒芒五角星等等,都成了大部分西方人心中标准的恶魔象征。
恶魔巴弗梅特
这种现象除了与圣经中用绵羊比喻得救者、山羊比喻堕落者的文本有联系之外,还非常有可能与基督教丑化古典时代的山羊异教神相关。
由于崇拜生殖和畜牧,远古时期很多地方神明都与山羊有关。北欧的木精灵Leszi具有山羊的角、耳朵和腿;非洲Bijago人的主神是一只山羊。克苏斯河流域曾发掘出一个埋有山羊的遗迹,这里的沿岸还出土了一个围绕着几对山羊角的尼安德特人的坟墓;阿富汗地区有一个古老的山羊埋葬仪式——这些都被作为亚洲中部新石器时代或青铜时代的山羊崇拜的证据。
在希腊、意大利和埃及,山羊以其原型或阴茎的形式被人们崇拜。这种崇拜也许是因为山羊具有强大的性能力,一只公山羊可以拥有150只母山羊。
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神宙斯就会化身山羊。传说宙斯出生时,一只母山羊为他提供乳汁,所以宙斯有时会以长着羊角的面貌出现,他最爱的祭品是母山羊和牛角涂成金色的白色公牛。
宙斯的山羊形象
希腊神话中还有一个长着长着羊角、羊蹄和羊尾巴的神,一副半人半兽的样子,他就是潘神。潘神是众神传信者赫尔墨斯的儿子,是负责掌管树林、田地和羊群的神,被认为可以帮助孤独的航行者驱逐恐怖。此外,他还生性好色,经常藏匿在树丛之中,等待美女经过,然后上前求爱。潘神的外表和后世的很多恶魔传说有如此之多的相似之处,以至于让人怀疑基督教文化中的恶魔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这一神话形象。
潘神
另一个基督教羊头恶魔形象可能参考的对象是埃及文化。1822年,法国学者商博良成功破译埃及象形文字,欧洲掀起了一股埃及文化热。而历史上首次出现羊头恶魔形象可能是在Goya1824年的画作《Witch'sSabbath》中出现的,画家表明这恶魔是“孟迭斯(Mendes)的山羊”。孟迭斯是古埃及一个重要城市,所信奉主神为圣羊Banebdjed,欧西里斯神之魂。此外,埃及文化中公羊为阿蒙神的象征,或许也与此有一定关系。
可以说,当代文明中流传下来的山羊与绵羊形象,正是是作为西方主要宗教的基督教的历史遗留产物,而这种对绵羊的肯定和对山羊的丑化,除了表现出宗教之间的影响和竞争之外,也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时从“野蛮”到“文明”的文化分野的形成:支持驯服的,温和的绵羊而反对代表着自然与生育的山羊。
有意思的是,在现代生活中,绵羊和山羊的故事不断地在我们的艺术作品中有着各种各样新的后续。甚至在有些故事里,就像《疯狂的动物城》中那样,为了营造一种离奇和戏剧的效果,会故意颠覆绵羊可爱的形象。举例而言,2006年的恐怖喜剧片《疯羊》就讲述了生活在新西兰牧场的两兄弟养羊的故事。好吃懒做的哥哥一心想让羊群“优生优育”,以卖出好价钱,于是瞒着弟弟给羊群注射了一种基因改造剂。从此,温顺的绵羊变成了凶猛的肉食动物……
《疯羊》剧照,发布会上突然发疯的绵羊
这部看上去疯狂又荒诞的“丧尸羊”片子,令人哭笑不得地影射和暗讽着我们这个年代应该时刻警惕反思的某些问题——基因改造发布会上,抱起“改造后”小羊的哥哥面露欣喜,而纯白的绵羊满脸迷惘,看着台下狂热欣喜的人们,让人不由得回想起克隆羊多利出生时候的场景……从拒绝自然和个体,迈向群体和规则的那一刻起,人类已经在文明的道路上走了很远,希望有一天绵羊和其他动物们所畏惧的,不会是比山羊要疯狂而且邪恶得多的我们。
本文为独家稿件,文:阿莫,编辑:禽禽,未经授权其它公号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