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提示!小心三大网游陷阱

这是一个关于暑期网游陷阱的提示,旨在提醒大家注意网络安全和理性消费:
---
"暑期提示!小心三大网游陷阱"
暑假来临,孩子们和年轻人有了更多自由时间,网络游戏成为许多人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然而,在网络虚拟的世界里,也潜藏着不少陷阱。为了让大家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假期,请务必警惕以下三大网游陷阱:
"陷阱一:高额“抽奖”与“概率”诱饵"
"表现形式:" 游戏内常出现“抽卡”、“开箱子”、“积分兑换”等活动,宣称有几率获得稀有装备、角色或道具,并以“低概率”、“高回报”吸引玩家投入大量金钱。 "风险:" 很多游戏将稀有道具的掉落率设得极低,诱导玩家不断充值。部分游戏甚至可能存在概率操纵或虚假宣传,让玩家投入巨资却一无所获。 "提醒:" 保持理性消费心态,明确“抽奖”本质是博彩行为。不要被“必中”、“高回报”等夸大宣传所迷惑。设置充值上限,切勿因追求虚拟物品而超出自身经济承受能力。
"陷阱二:虚假“代练”、“客服”与“交易”诈骗"
"表现形式:" 通过游戏论坛、社交媒体、游戏群等渠道发布“低价代练”、“高价收购账号”、“专业客服代开”等广告。诈骗者可能以“账号异常被封

相关内容:

暑假期间

不少学生喜欢趁着假期

痛快地“打怪升级”来娱乐放松

然而

有不法分子将目光盯上了学生群体

导致游戏交易类纠纷频发

(图源:央视新闻截图)

镇江市消费者协会

提醒学生及家长

防范以下三类陷阱

陷阱一:未成年人充值退款难

消费者叶先生投诉反映,家里9岁的孩子未经过家长同意,就花了3000多元购买了游戏里面的蛋币和游戏皮肤,与商家协商未果。

消费者马女士投诉称,孩子拿大人的手机在网络平台充值购买游戏道具,今年3月至5月期间,共计充值近6000元,要求退费。

消协提醒:

作为家长,务必要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引导与监管。若不慎遭遇孩子游戏充值的情况,应及时收集充值记录、孩子身份信息等证据,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或相关平台客服求助,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为有效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家长在孩子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时,应实时监护,避免过度沉迷;不要将支付密码告诉孩子,并向孩子普及网上支付可能面临的风险,增强其风险意识。同时,家长也应以身作则,减少自身对手机的依赖,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增进亲子互动与情感交流。

陷阱二:网购皮肤后加价

消费者上官女士在网络平台购买了158元的游戏皮肤,购买后商家迟迟没有发货,咨询客服,客服答复称,该款皮肤涨价了,需要加价。上官女士称,商家没有在宣传页上注明“涨价后需要补差价”的提示,要求商家退款,但商家只愿意退一部分费用。

消费者王先生投诉称,通过网络平台购买了一款游戏皮肤,花费了48元。下单后,商家表示需要补差价60元。王先生表示不合理,与商家协商退款未果。

消协提醒:

消费者网购下单购买游戏皮肤后,与商家之间就成立了网络买卖合同关系,商家负有及时发货的义务,如果商家并未及时发货,也没有证据证明发货是由于不能预见、不能克服、不能避免的客观原因造成,那么商家的行为构成违约。

如果遭遇加价的情形,消费者可以凭借购买的商品详情页面的截图、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相关信息,尝试与商家进行协商,要求商家按照原价进行交易。如果协商无果,消费者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投诉,也可以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商家的加价行为。

陷阱三:账号交易被找回

消费者姚先生今年4月份通过电话联系了一个游戏卖家,花2060元购买了数个“黑神话:”的游戏账号。截至6月,他购买的账号被卖家找回。他多次联系卖家,卖家答应赔偿,就是一直不肯退款。

消费者王先生反映,他在二手交易平台花468元购买了一个“三国杀”的手游账号,玩了不到一个星期,就被卖家恶意找回。

消协提醒:

如果有购买游戏账号、装备的想法,应增强自身法律意识,合法合规参与网络交易,一定要通过正规、合法的第三方交易平台进行,避免私下交易,对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账号及商品尤其要提高警惕。

购买前要查询并遵守法律法规及平台用户规则(部分平台用户协议中明确载明禁止买卖账号),避免因违法违规导致合同无效或账号被封禁;

购买时签订书面或电子合同,明确约定双方权利义务,包括账号交付、价款支付、权利瑕疵担保、违约责任等;

购买后要及时登录验证,发现无法登录情形要及时向卖家反映并寻求售后服务,也可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记者/薛晶晶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