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在2023年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即全面清除谷歌代码。这一决定是在谷歌宣布停止对华为提供Android操作系统和谷歌服务的支持后做出的。华为的这一举措是为了确保其设备的自主性和安全性,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操作系统和生态系统。
华为在宣布这一决定后,开始将其自家的HarmonyOS(鸿蒙操作系统)应用于更多设备上,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家居产品等。HarmonyOS旨在提供一个无缝连接的生态系统,让用户能够在不同设备之间轻松切换和共享数据。
这一举措不仅是对谷歌代码的清除,也是华为对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一种挑战。华为希望通过发展自己的操作系统和生态系统,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并在全球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
然而,这一决定也意味着华为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难。谷歌代码的清除可能会导致一些应用程序的不兼容性,从而影响用户体验。此外,华为还需要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投入。
总的来说,华为全面清除谷歌代码的决定是其应对外部挑战、发展自主技术的重要举措。这一决定将影响华为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也对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关内容:

软件操作系统被称为信息时代的“魂”,在过去几十年里,全球软件操作系统市场几乎被美企所垄断,苹果闭源系统ios占比约23%左右,谷歌安卓系统占比则高达77%左右。现阶段我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虽然达到了每年5亿部,可如果没有谷歌的安卓系统支持,这些国产手机将瞬间变为板砖。
华为的遭遇就是最好的证明。在2019年,受老美的唆使,谷歌突然宣布终止对华为海外智能手机的GMS服务,随即又决定将华为排除在安卓12的适配名单之外。这导致华为流失了大批海外用户,损失近2000亿!

但令人振奋的是,即便面临生存危机,华为也从未想过屈膝,而是当机立断的扶正了原本要应用于物联网领域的备胎“鸿蒙”。作为真正意义上的首款纯国产移动操作系统,鸿蒙自去年6月2日上线开始就备受关注,央媒更是称之为有望打破国外操纵系统的垄断。
然而,即便鸿蒙如今已经突破了3亿用户,可外界对它的质疑之声也从未停止,比如有人称之为“安卓套壳系统”、PPT系统等等,国内某手机厂商的公关高管甚至还在社交群里明确表示:鸿蒙是换皮安卓,绝不会使用。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究其根本,是因为鸿蒙使用了部分谷歌安卓的开源代码。其实人民日报已经对此进行过澄清,鸿蒙用到的这些底层代码是开源的,并不能因此而说鸿蒙是套壳安卓。
而鸿蒙之所以使用这些代码,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快生态建设,毕竟鸿蒙是一款全新的操作系统,兼容安卓可以助其迅速开始市场,让用户们无需重新适应就直接可以现用。可没想到这反而给鸿蒙带来了不小的负面舆论影响。
在中美科技竞争不断升温的大环境下,如果鸿蒙无法摆脱安卓的“影子”,那么未来在与谷歌安卓的正面竞争中,国产系统就很难掌握主动权,这无疑会增加我们在软件系统领域打破海外垄断的难度。

好消息是,华为近日就鸿蒙系统的升级做出了新决定:将在鸿蒙3.0版本中,彻底删除所有来自谷歌贡献的代码。
此消息一出瞬间引起了国内市场的高度关注,这意味着鸿蒙与谷歌安卓就此划清了界限,扫清了发展道路上所有的阻碍,迈入了新纪元。更是有业内人士表示,国产系统与海外系统的决战正式打响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作为一款面向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鸿蒙采用的是微内核分布式的设计方式,运行速率快、占用内存小,不仅可适用于智能手机,还可适用于智能家电、汽车等其他电子设备,其性能表现和未来的市场潜力都要明显优于谷歌安卓。
但鸿蒙比不上安卓的地方也很明显,那就是发展时间短、生态建设不够成熟。后者已经在移动操作系统领域摸爬滚打了几十年,有着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深厚的市场根基,鸿蒙在使用安卓代码的情况下,几乎是难以实现后来居上的。
这就是鸿蒙选择清除所有安卓代码的重大意义。除此之外,华为的这项决定更是为了确保鸿蒙系统的安全性。

虽然鸿蒙用到的是谷歌的开源代码,但老美的行事风格有目共睹。如果有必要,它很有可能会再次修改规则,将市场公平原则抛诸脑后,唆使谷歌对这部分代码进行修改、移除甚至是停止服务。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那么鸿蒙系统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经历了此次“卡脖子”之痛后,没有谁会比华为更加清楚,在操作系统这个关键领域,国产系统若想从根本上实现崛起,绝对不能再给老美任何一丝的可乘之机。
如今的鸿蒙系统已有3.9亿台设备的装机量,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三大操作系统。而在清除了所有谷歌安卓贡献的代码之后,鸿蒙将会更有与之一较高下、甚至是绝地反超的底气。

对于谷歌这家美软件巨头而言,这显然不是它想看到的情况。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鸿蒙虽然发展迅速,但碍于谷歌安卓贡献的代码,我国智能手机厂商没有一家愿意加入鸿蒙生态,即便是华为将鸿蒙的底层架构捐献给了工信部的开源基金会,可依然唤不醒那些“装睡的人”。
但今时不同往日,随着鸿蒙3.0版本的推出,那些造谣鸿蒙是“套壳安卓”的流言也将不攻自破,不管是国内友商或者是海外企业,或将会就此重新审视鸿蒙这款优秀的中国软件操作系统,谷歌安卓将不再是市场上的唯一选择和最优选择。

值得强调的是,谷歌除了要面对鸿蒙这个竞争对手的不断崛起之外,自身也同样存在不小的问题。近些年安卓系统的优化升级可谓饱受诟病,可谷歌并未拿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安卓在前不久甚至公开表示,将在安卓13系统上采用华为EROFS超级文件来替代安卓EXT4。原因是华为EROFS超级文件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应用软件无效读取问题发展的概率,而且还可大幅缩减文件的内存占用空间。

很显然,在核心技术比拼上,背靠华为的国产鸿蒙系统并未落下风,而谷歌此举无疑是免费帮鸿蒙做了一波宣传。
总体来看,鸿蒙这款国产操作系统如今已走到了关键的十字路口,华为为其付出了太多太多,至于鸿蒙最终能否赢下决战、脱颖而出,则完全取决于市场。而我们所能做的,或许如倪光南院士所说: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