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担心手机NFC功能的安全问题,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关闭它:
1. 打开手机的“设置”应用。
2. 找到并点击“连接”或“无线和网络”选项。
3. 在连接设置中,找到“NFC”选项。
4. 点击进入NFC设置,然后关闭NFC功能。
关闭NFC功能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但请注意,这也意味着你将无法使用与NFC相关的功能,如移动支付、门禁卡等。如果你只是暂时担心安全问题,可以考虑在需要时再开启NFC功能。
相关内容:
超市排个队手机突然被隔空扣款,没密码没指纹钱就没了?
最近多地网友反映NFC支付功能存在安全漏洞,有人在地铁站被陌生人设备扫描导致公交卡余额被盗。

这种新型盗刷手法专门盯着没关NFC的手机下手,隐蔽性强到连支付记录都查不到完整信息。
从技术角度说,正常NFC支付需要10厘米内的有效识别。
但某网络安全实验室实测发现,改装后的读取设备在拥挤环境下能突破20厘米限制。

更关键的是,很多用户把交通卡和支付账户绑在同一个NFC模块,攻击者破解交通卡后可以直接关联到支付宝。
安卓系统有个致命漏洞:部分机型允许NFC在锁屏状态下读取卡片数据。
测试人员用300块网购的读卡器,在模拟公交环境测试了50台手机,成功破解了27台未设置NFC权限的设备。
其中19台直接暴露了绑定的银行卡信息,8台泄露了单位门禁卡数据。

手机厂商其实早就留了后手。
华为的智感支付必须双击电源键才能唤醒,小米在开发者模式里藏了NFC响应距离调节,苹果用户如果不开启快捷交通卡功能其实是相对安全的。
但问题在于,多数人根本不知道这些隐藏设置的存在。
支付平台最近开始甩锅。

某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服承认,小额免密支付和NFC功能存在叠加风险。
但他们建议的解决方案居然是让用户每次支付后手动关闭NFC,这操作逻辑就跟让人进出门都拆装防盗门似的。
安全专家说的在理:技术本身无罪,但便利性和安全性必须平衡。

现在有些商家为了推广无感支付,默认开启所有权限。
建议至少做到三点:关闭锁屏状态NFC功能,支付账户单独设置6位数密码,虚拟交通卡和银行卡不要用同一个手机终端。
上次看到这种漏洞还是在剪包党横行的年代。
现在技术进步了,小偷的手段也升级成高科技作案。

说实话,地铁早高峰人贴人的时候,谁能防住背后那个伪装成充电宝的读卡器?
还是乖乖把NFC关了靠谱,反正刷二维码也就多花两秒钟。
那些说小题大做的,怕不是没经历过半夜收到十几条小额扣款通知。
现在各种卡都绑在手机上,真中招了损失的不仅是钱,还有各种个人信息。
支持NFC的机型赶紧查三个地方:锁屏NFC权限关了没,免密支付限额调了没,交通卡和银行卡分开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