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机广告困局:智能电视的“强制收视”与百亿生意

我们来探讨一下智能电视开机广告这个话题,它确实是一个融合了用户痛点、商业逻辑和技术博弈的复杂现象。
"智能电视开机广告困局:智能电视的“强制收视”与百亿生意"
智能电视,作为现代家庭娱乐的核心设备之一,本应提供便捷、个性化的用户体验。然而,近年来,“开机广告”这一现象却日益普遍,甚至成为了许多用户眼中的“糟心事”。这些广告,通常在用户每次开机时强制播放,时长从几秒到几分钟不等,内容涵盖品牌推广、应用推荐、本地服务介绍等。这不仅侵占了用户的宝贵时间,也引发了关于用户体验、隐私和商业模式的广泛讨论。
"一、 “强制收视”:用户体验的痛点"
1. "时间成本与干扰:" 开机广告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时间成本。对于每天都需要使用电视的用户来说,日积月累的时间损失相当可观。更糟糕的是,这些广告往往在用户有明确使用意图时突然出现,打断了用户的正常使用流程,造成了干扰。 2. "体验下降与满意度降低:" 智能电视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智能化和便捷性。强制广告的存在,与这种预期的体验背道而驰,让用户感到被“绑架”,满意度大幅下降。长此以往,甚至可能影响用户对智能电视品牌的好感度。 3. "隐私担忧:" 部分开机广告会收集用户的观看数据

相关内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海白领李薇愤怒地拍下电视画面——她新买的小米电视每次开机都强制播放15秒广告,关闭按钮直到最后5秒才浮现。更令她崩溃的是,当联系客服要求关闭时,对方回复:“需提供机身编号,维修人员上门处理。”而五年前购买的旧款长虹电视,在一次系统更新后竟凭空多出广告,客服称:“升级后自动加载,无法自行关闭。”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牛皮癣式广告”正入侵全国超6亿家庭。江苏省消保委调查显示,96.4%的消费者遭遇开机广告干扰,其中小米、乐视等品牌完全无法一键关闭。而厂商的辩解更显荒诞:“开机时间长,放广告是为缓解用户等待的枯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广告钉子户:30秒强制收视背后的百亿蛋糕

法律利剑遭遇执行软肋。2020年《智能电视开机广告技术规范》明确要求广告需“一键关闭”,但五年过去,小米客服仍对消费者表示“无法自助关闭,需师傅上门”。2023年《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再出重拳,规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发送广告”,四川市场监管局甚至指导用户“可明确拒绝广告”。然而在山东国美电器店,TCL销售员现场演示无广告开机——用的竟是未联网的样机,而电商客服坦承:“所有型号均有广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商业利益碾压用户体验。当消费者为15秒广告怒火中烧时,厂商正数钱到手软:2019年全行业开机广告收入达23.7亿元,五大国产厂商瓜分11亿。某品牌更创下日赚170万元的广告神话。这解释了为何长虹不惜通过系统升级给旧电视强塞广告,也揭示了小米拒绝简化关闭流程的根源——上海电信IPTV的回应道破天机:“若不开广告,等待时间会黑屏,反而影响体验”。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维权迷局:从法律胜诉到现实困境的落差

公益诉讼的昙花一现。2020年南京市中院对乐视电视开机广告案作出里程碑判决,支持江苏省消保委的“一键关闭”主张。然而胜利止步于个案——2025年8月,黑猫投诉平台仍有消费者控诉小米电视广告关闭流程复杂如解谜:需致电客服、提供MAC地址、等待远程操作,全程耗时三天。更讽刺的是,当消费者终于清除广告,下次系统更新时广告又卷土重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维权成本筑起沉默高墙。成都用户张先生算过账:为关闭广告请假配合师傅上门,损失工资300元,而广告每天仅消耗他15秒。“维权经济账完全是倒贴!”律师指出《广告法》规定违规者可罚3万元,但对日入百万的企业不过九牛一毛。这种不对等催生了行业潜规则:某广告代理公然炫耀:“换台能躲节目广告,但开机广告你必须看完!”——强制收视已成公开的商业卖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产业悖论:低价陷阱与替代困局

硬件补贴背后的转移支付。三星、LG等无广告电视售价高出国产机型40%,而某国产2399元4K电视以“价格实惠无广告”杀出重围,反证行业谎言:“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想做”。更深层的是商业模式异化:小米电视以成本价销售,通过广告和会员费赚取90%利润。这种“硬件引流+广告变现”的逻辑,让消费者从“电视购买者”沦为“广告收看工具”——北京律师刘坚勇一针见血:“厂商在用广告收入补贴低价,但消费者从未签署这份转移支付协议!”


图片来源于网络

技术反噬正在扼杀行业。2025年8月,一名九年前购买小米分体电视的用户发起集体诉讼:当年宣传“主机可升级避免淘汰”,如今却因硬件卡顿成废铁。更触目惊心的是屏幕质量危机:有消费者收货当日屏幕损坏,客服以“人为损坏”拒赔;另一用户遭遇花屏炸裂,商家直接更名换马甲继续销售。当企业将资源倾注广告系统而非产品创新,行业正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死亡螺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被定价的注意力与消失的选择权

智能电视开机广告的拉锯战,表面是用户体验与商业利益的博弈,深层却揭露数字时代的残酷逻辑:当消费者为低价电视欢呼时,早已在无形中签下“注意力的卖身契”。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值得警惕的是:若放任“强制收视”成为智能家居的默认规则,明天我们的冰箱、空调甚至电灯开关,是否都会变成无法关闭的广告屏?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