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值滤波_200 smart

平均值滤波是一种简单的图像处理技术,用于减少图像噪声。它通过计算图像中每个像素及其周围像素的平均值来平滑图像。这种滤波器通常用于去除高斯噪声等类型的噪声。
关于“200 smart”,这个描述可能指的是使用200个像素邻域进行平均值滤波,或者是一种特定的、智能化的平均值滤波算法。然而,没有更多的上下文信息,很难准确解释“smart”在这里的具体含义。
如果你是在寻找一个具体的实现代码或者更详细的解释,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或者明确你的需求。例如,如果你使用的是Python和OpenCV库,我可以提供一个示例代码来展示如何实现200邻域的平均值滤波。
以下是一个使用Python和OpenCV库进行200邻域平均值滤波的示例代码:
```python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 读取图像 image = cv2.imread('your_image.jpg')
# 转换为灰度图像(如果需要) gray_image = cv2.cvtColor(image, cv2.COLOR_BGR2GRAY)
# 定义核大小为200x200 kernel_size = (200, 200)
# 应用平均值滤波 smoothed_image = cv2.blur(gray_image, kernel_size)
# 显示图像 cv2.imshow('Original Image', gray_image) cv2.imshow('Smoothed Image', smoothed_image)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
请注意,使用200x200的核进行平均值滤波可能会导致图像非常模糊,

相关内容:

使用PLC读取现场一些模拟量信号时,除了系统块内的滤波外,建议在程序里也加入滤波,可以有效过改善信号质量或者滤掉非正常的干扰。

常用的数字滤波方法很多,以下是一个最简单的平均值滤波的程序,方法就是连续读取N个采样值直接做算数平均运算。

主程序:

子程序中使用了10ms定时器,这里将采样周期设为常量10,实际采样周期就是100ms。将采样次数也设为10,由此,数据的滤波周期就是1秒。

当然,采样周期和次数均可设置为变量,以便查看不同参数下的滤波效果。

子程序:

考虑到采样次数较多的情况,所以"滤波累加值"变量类型设置为双整数。这时子程序中就需要数据类型转换。(如果采样少,可以不用转换)

段①:变量的初始化。其实如果滤波周期较小或者程序运行开始滤波的结果对系统运行影响不大,此段不要也行。(引申一下,有时PLC刚上电,由于某些模拟量信号读取的较慢,会造成开机就报警。正常操作只要复位下就可以,但客户会有质疑。我通常的做法是PLC上电后,报警子程序延迟几秒接通)

段②、③:使用定时器生成一个固定的采样周期,在每个接通周期,采样值累加,滤波计数递增。

段④:当滤波计数到达设定的采样次数,求取数据在该滤波周期的平均值。接着将滤波计数和滤波累加值清0,为下一滤波周期准备。

下面看一下滤波效果:

采样周期100ms,采样次数10

对随机干扰有一定效果;

采样周期100ms,采样次数30

对随机干扰有一定效果,但数据滞后时间较长;

采样周期10ms,采样次数10

数据比较同步,但滤波效果不好;

采样周期100ms,采样次数10,且模拟一个缓慢变化的持续性干扰

对持续性干扰的滤波效果不好;

以上测试并不完善,仅供参考,有条件的可以自行试一下。

总之,该滤波程序适用于一般具有随机干扰的信号,对于测量速度较慢或要求数据刷新速度较快的实时控制不适用,也比较浪费PLC的RAM。

+哦,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