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黑飞”?违法代价了解一下!

无人机“黑飞”,也就是无证、不按规定、在禁飞区等情况下飞行,确实会面临一系列严重的法律后果。了解这些“违法代价”对于所有无人机爱好者和管理者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违法代价:
1. "行政处罚 (Administrative Penalties):" "罚款 (Fines):" 这是最常见的处罚。根据无人机的大小、重量、飞行区域、情节严重程度以及是否造成后果等因素,罚款金额差异很大。例如,在中国,《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在禁飞区飞行的,可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违反其他规定的,根据情节轻重,罚款额度从500元到5000元不等。 "没收 (Confiscation):" 用于飞行的无人机、遥控器等设备可能会被没收。 "责令停止飞行 (Order to Cease Flight):" 相关管理部门可以要求立即停止违法飞行活动。
2. "法律责任 (Legal Liability):" "民事责任 (Civil Liability):" 如果“黑飞”行为造成了他人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例如撞到建筑物、车辆或人),飞行者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无人机被他人盗窃或滥用,造成损失,所有者也可能需要承担一定责任。 "刑事责任 (Criminal Liability):" 在极端情况下,如果“黑飞”行为造成严重后果,例如:

相关内容:

“想飞就飞”的快乐

无人机爱好者们都懂

但你知道吗?

无人机要是任性放飞

可能分分钟触碰法律红线

下面

小编就给大家讲个真实案例!

6月25日

河西区上演了一幕

“无人机黑飞记”

公安河西分局民警巡查时

发现一架无人机正在违规飞行

当场查获设备

并将操控者吕某带回调查

原来

吕某是某公司员工

为完成施工监督任务

在韩某指示下

操纵没履行飞行报批手续的无人机

违反《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

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

天津地区“低慢小”航空器管理工作的通告》

擅自放飞无人机

《通告》明确规定

2025年6月24日零时

至2025年6月26日24时期间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

禁止一切单位、组织和个人

利用“低慢小”航空器

进行飞行、施放活动

(经依法批准用于特殊任务的除外)

最终

韩某和吕某因违反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

均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处罚

别以为无人机飞行是“小事”!

根据规定

民用无人机所有者

应当依法进行实名登记

管制空域、临时管制空域内飞行

应当依法进行审批

尤其是大型活动、重要会议期间

“低慢小”航空器管理会更加严格

任何侥幸心理都可能换来法律的制裁

法律法规:对于违反《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第五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未经批准操控微型、轻型、小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在管制空域内飞行,或者操控模型航空器在空中交通管理机构划定的空域外飞行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飞行,可以处5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实施违规飞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并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警方再次提醒

无人机不是“玩具”

飞行不能“任性”

遵守法规、实名登记、按规报批

才是守护“空中自由飞翔”的正确方式!

转自:平安天津

来源: 天津交警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