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上海警方利用无人机进行执法,并对“开车玩手机”行为进行处罚的案例。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可以总结以下几点:
1. "执法主体:" 上海警方。
2. "执法手段:" 使用无人机进行空中监控和取证。
3. "违法行为:" 驾驶机动车时使用手机(“开车玩手机”)。
4. "处罚结果:" 违法驾驶员面临记3分和罚款200元的处罚。
"分析:"
"创新执法方式:" 上海警方采用无人机取证,是交通执法领域的一种创新做法。这有助于弥补传统地面执法的盲区,提高执法的覆盖面和效率,尤其是在监控视线不佳或人力不足的情况下。
"明确的法律后果:" “开车玩手机”在中国大陆是明确的交通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通常会面临罚款和记分的处罚(具体记分可能因行为细节如是否造成事故、是否分心驾驶等而异,但普遍会涉及记分)。这次上海警方的处罚(记3分,罚款200元)符合一般的规定。
"警示作用:" 通过无人机进行抓拍和公开处罚,可以对广大驾驶员起到更强的警示作用,提高公众对“开车玩手机”危害性的认识和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
这类执法方式体现了科技在公共管理和服务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城市交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相关内容:
驾车时浏览电子设备、手持接打电话等分心驾驶行为危害巨大,极易引发交通事故。针对这一情况,浦东公安分局交管支队依托无人机开展执法工作,大力查处分心驾驶行为。
近日,在内环沪南路出口,浦东交管支队民警在使用警用无人机巡查过程中,发现一名驾驶员有异常举动——该驾驶员从手机支架取下设备,在驾车过程中持续进行操作。

根据无人机锁定的车辆信息,前方路口执勤警力立即前往拦截。驾驶员被拦下后,看到警用无人机拍摄的画面,承认了驾车过程中操作手机的行为,“当时看到微信上弹出一条消息,便拿起手机回复微信了”。

不一会儿,警用无人机再度捕捉到一起分心驾驶违法行为。只见该车驾驶员一手把控方向盘,另一只手拿着手机,手指在屏幕上不断滑动,车辆在车道中间出现明显的左右偏移。执勤民警迅速将该车拦下。
现场民警对两位驾驶员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并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对两位驾驶员分别处以罚款200元、记3分的处罚。
据悉,依托无人机赋能,浦东交警正逐步将高空视角捕捉分心驾驶违法的模式推广至易拥堵缓行、易发生事故的路口路段,形成严管氛围,持续优化道路通行环境。
原标题:《上海警方无人机取证执法“开车玩手机”,违法驾驶员被记3分罚款200元》
栏目主编:王海燕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邬林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