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面向低空经济中无人机用户的合规飞行指南,旨在帮助大家理解如何安全、合法地操作无人机,避免“黑飞”带来的风险和后果。
---
"低空经济:无人机如何不黑飞?这份合规飞行指南请收好!"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无人机(也常被称为“飞手”的飞行器)已从玩具、爱好工具,逐渐演变为低空经济的重要驱动力,广泛应用于航拍摄影、农业植保、物流运输、测绘勘探、应急救援、巡检安防等多个领域。然而,伴随其应用的普及,无序飞行、违规操作(俗称“黑飞”)的现象也日益增多,不仅威胁公共安全,也损害了行业形象。
"什么是“黑飞”?"
“黑飞”通常指无人机用户在未经授权、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下飞行,例如:
1. "飞入禁飞区/限飞区:" 如机场净空区、重要设施周边、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自然保护区等。
2. "未经批准进行商业运营:" 以盈利为目的飞行任务,但未获得相应的空域使用许可或经营资质。
3. "超视距飞行、超载飞行、违规改装:" 超出法律规定或安全要求的飞行方式。
4. "未实名登记或登记信息不实:" 无法追溯无人机所有者信息。
5. "夜间飞行、低空慢速
相关内容:
随着无人机在航拍、巡检、配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黑飞" 问题日益突出。这种违规飞行不仅危害公共安全,还可能让飞手面临法律风险。想要安全合规飞行,这份指南请收好!

一、熟知法规,不碰红线
“黑飞” 指未经批准或超出规定范围的无人机飞行。避免 “黑飞”,需熟知法规。我国《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划定禁飞红线:机场净空区、军事管理区、国家重点机构等严禁飞行;人口密集区、大型活动现场、高压线附近等区域,未经许可也不得擅自飞行。
飞手可通过 “无人机云执照”“UOM 无人机综合监管平台” 等官方渠道,查询禁飞、限飞信息,并按无人机重量和类型完成实名登记、考取执照。例如,空机 4 千克以上且起飞全重 7 千克以上的无人机,需持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

二、飞行前做好充足准备
飞行前需做好全面准备:检查无人机机身、螺旋桨、电池、遥控器等部件状态,确保完好、电量充足、信号稳定;提前规划路线,避开禁飞区与人员密集区,飞行高度控制在 120 米以下。
飞行前需关注天气,避免在大风、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起飞。同时,若计划在景区、公园等特定区域飞行,需提前向相关部门或管理方申请,获批后方可执行。
三、日常规范管理与学习
做好日常管理与学习同样关键。妥善保管无人机,防止未成年人误操作,定期参与飞行安全培训和法规学习,强化飞行技能与法律意识。
加入无人机社群或俱乐部,与飞手交流经验、掌握政策技巧;使用模拟飞行软件练习,提升应急能力。
无人机安全合规飞行,既保护个人权益,更维系公共安全与社会秩序。严守法规、做好准备、持续学习,就能告别 “黑飞”,让无人机在合法空域释放更大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