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说得非常对!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持续高发,其中使用 "170、171" 开头的号码进行诈骗的现象尤为突出,需要我们高度警惕。
以下是几点原因和建议:
1. "170/171号段的历史背景:" 这些号段最初是为虚拟运营商(MVNO)保留的,允许一些没有自己独立号段的运营商或企业使用。然而,由于监管相对复杂,这些号段被一些不法分子或“三无”公司利用,成为发送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甚至实施电信诈骗的“马甲”。
2. "诈骗活动的重灾区:" 诈骗分子利用170/171号段注册的号码,可以轻易地隐藏真实身份和位置,给公安机关追踪溯源带来极大困难。他们常常通过这些号码进行:
"冒充公检法:" 要求转账到“安全账户”。
"刷单返利:" 承诺高额回报,实则骗取本金。
"虚假购物/中奖:" 骗取购物款或诱导进行非法活动。
"注销“校园贷”、“网贷”:" 骗取个人信息或诱导转账。
"杀猪盘:" 建立感情后诱导投资或直接索要钱财。
"发送钓鱼链接/二维码:" 引导用户输入账号密码或下载恶意软件。
3. "如何防范:
相关内容:
贵阳市各大小卖场随处可购买到170、171开头的电话卡
从2013年起,为了遏制电信诈骗的发生,我国开始实行手机号码实名制。但是近段时间,市面和网络上出现了一批170、171号段的手机号码,这些号码不用出示身份证进行实名登记就可以买到,这就给电信诈骗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据央视报道,在恶意诈骗短信中,有近44%的短信都来自170号段。
170、171号段成为电话诈骗高危区域
4月1日,腾讯公司发布上线了第一季度《反电信网络诈骗大数据季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报告》中可知,电话诈骗依旧是诈骗犯罪的主流,占比50%以上,短信诈骗占比在本季度由10%增长至26%,电话诈骗的涉案金额最大,三月份更是有着超过了9亿元的惊人数字,短信诈骗的涉案金额在本季度持续攀升,俨然成为需要警惕的诈骗类型。
《报告》显示从3月份开始,以171开头的电话号码诈骗活跃度急剧上升,而以170开头的电话号码诈骗活跃度下降幅度大,换句话说,骗子从3月份已经从170号段慢慢转移到171号段上来实施诈骗,《报告》披露出电话诈骗的最新趋势,171号段的诈骗数量会有持续的增长,提醒广大用户警惕该号段的诈骗犯罪行为。
据悉,171号段与170号段属于同一类型,是虚拟运营号段,这种号码由于使用成本低,甚至可以通过不法渠道拿到不需要实名认证的电话卡,大大降低了违法风险,所以有不少诈骗分子利用该类型号码进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走访:贵阳市区 171、170号电话卡随处可买
4月5日,记者来到位于都司路和中华南路交叉处的地下通,这里是一个手机卖场。记者来到一处柜台,告诉一位售货员,想买便宜一点的电话卡。售货员顺手从柜台下方拿出几张,让记者任意挑选,记者一看,这些电话卡全是171号段。售货员说,这种卡售价为60元,里面存有50元话费,月租5元,全国免漫游费,每分钟通话费用为0.12元。
售货员告诉记者,这些卡是联通和移动公司的。但是记者在卡身并未看到三大运营商的标志,只有一个红色不知名标志,名为“分享通信”。而且,这种卡的客服电话号码也与三大运营商南辕北辙,售货员还告诉记者,这种卡不可以去营业厅充话费,只能扫一扫卡身上的二维码下载手机营业厅或者通过微信缴费。
“这卡需要用身份证注册吗?”面对记者的疑问,售货员表示绝对不需要实名注册。于是,记者购买了其中一张卡,发现插入手机后果真能正常通话,没有任何异常。
记者走访发现,手机卖场里的店铺,大部分都售有这种电话卡。
当天下午,邮电大楼外的人行道上到处都摆着“回收旧手机、贴膜、靓号”的小摊子。记者来到一处摊子前,表示想要办张电话卡,小摊老板在得知记者没有带身份证后,从皮包里掏出了一摞电话卡。卡身标明,这些卡都是170号段。小摊老板告诉记者,想要不实名认证就办卡,只能买这种卡。插在手机里马上就能打电话,收费还便宜。只是必须通过扫二维码才能缴费。
通过一天的走访,记者发现这些170、171号段电话卡的运营商名称都五花八门没有名气,也都没有实体营业厅可供缴费和办理业务。
移动虚拟运营商监管不力 导致“新生代黑卡”出现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170和171号段属于虚拟运营商专属号段。2013年12月26日,工信部审批通过了虚拟运营商170专属号段,并在2014年开始逐步投入市场使用。2015年8月份工信部开放171号段,并于2016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下发的号码转售虚拟运营商使用。
获牌企业将可以租用基础电信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基于自身品牌的通信服务。这其中包括将短信、话音、流量等重新组合为更灵活的套餐,销售给用户。移动虚拟运营商可拥有企业专利标志,如手机屏幕上显示移动虚拟运营商的品牌、发售SIM卡等。同时,虚拟运营商拥有制定业务零售价格的权力,可开发内部平台,发展增值服务,如语音邮件、短信业务等。在全国,目前有数十家企业具备这样的资格,例如苏宁、国美、迪信通等,贵州省内只有贵州朗玛一家企业具有虚拟运营商专属号段。
这位业内人士表示,170、171号段电话号码出现诈骗短信、垃圾短信等现象,可能是由于这些租用了基础电信运营商移动通信网络进行移动虚拟运营的企业没有做到恰当的监管,再加上销售渠道的不可控,从而导致170、171号段的电话卡流入市场,成为新生的电话“黑卡”。
(记者 赵禾稼 摄影报道 编辑 廖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