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用户,如果您想体验携号转网的自由,这里为您提供一个详细的3步指南,帮助您完成携号转网的流程:
"第一步:选择新运营商并办理入网手续"
1. "选择运营商:" 首先,您需要选择一家支持携号转网的运营商,目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支持携号转网服务。
2. "咨询套餐:" 联系您选择的新运营商,了解他们的携号转网套餐政策,包括资费、流量、语音通话等,选择一个适合您的套餐。
3. "办理入网手续:" 前往新运营商的营业厅或通过线上渠道办理入网手续。您需要携带以下材料:
"本人有效身份证件:" 通常是身份证原件。
"原运营商的携号转网申请确认页:" 您在原运营商办理携号转网时,会得到一张确认页,上面有您的携号转网请求码。
"新运营商可能要求的其他材料:" 例如,一些运营商可能要求您提供原运营商的缴费凭证等。
"第二步:在原运营商办理携号转网申请"
1. "前往联通营业厅:" 携带您的身份证原件和手机。
2. "提交申请:" 向联通工作人员说明您想要办理携号转网,并提供您的手机号码。
3. "
相关内容:
携号转网喊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人把联通用户的坑给扒干净了。
实名认证不全、合约期违约金、积分直接清零,随便踩中一个都能把人折腾得够呛。
政策落地不等于服务到位,运营商那些“隐形门槛”才是真拦路虎。

查了下工信部数据,携号转网成功率去年刚过七成,剩下三成全卡在身份核验和合约纠纷上。
有用户爆料,联通营业厅处理过户竟然要提供三年前停用的宽带设备,不然不给解绑。
这波操作属实迷惑,光猫机顶盒早当废品卖了,难不成还得去垃圾场翻出来?
最坑的是违约金计算方式。
同样是提前解约,移动按剩余月份30%收,联通直接扣全额赠款。
浙江那位女士充500送1000,转网时赠款没花完照样被扣钱。
这算盘打得比周扒皮还精,用户血汗钱说扣就扣,连个缓冲期都没有。
现在新出的异地转网政策也是个烟雾弹。
人在北京办的联通卡,跑到上海移动营业厅根本办不了携转,必须回原归属地。
疫情这么反复,谁有闲工夫为了个手机号跨省奔波?
说好的全国通办,结果还是画饼充饥。
转网成功才是噩梦开始。
湖北用户转到电信后发现,所有银行验证码都收不到。
一查才知道,第三方平台更新号码至少需要24小时。
这段时间要是赶上转账或支付,分分钟急出心脏病。
运营商交接流程根本没打通,风险全转嫁给用户。
那些吹捧携号转网多方便的攻略,怕是没试过凌晨三点收不到验证码的绝望。
外卖软件、打车平台、甚至小区门禁都要重新绑定,没个把月根本理不顺。

说是通信自由,实际是给自己找罪受。
看三大运营商最新财报就懂了,用户流失率根本不到3%。
为啥?
不是大家不想转,是真转不起。
违约金、时间成本、后续麻烦这三座大山压着,还不如直接办新号痛快。
携号转网这出戏,终究是雷声大雨点小。
最骚的是积分规则。
联通把积分兑换通道做得极其隐蔽,APP里藏了五层菜单才能找到。
等你转完网,立马给你来个“该用户不存在”。
有网友攒了三万积分没来得及换,第二天直接变鸭蛋。
这种套路玩得溜,难怪用户骂声不断。
也别光骂联通,移动电信照样有骚操作。
有用户携转后莫名被开通增值业务,查账单才发现每月多扣20块彩铃费。
打电话投诉,客服张口就是“系统自动续订”。
合着用户转网还得自带火眼金睛,防完前东家还得防新东家。
说到底,携号转网就是个伪命题。
信号差、套餐贵、服务烂这些核心问题没解决,光让用户带着号码来回跳槽有什么用?
今天从联通转到移动,明天可能又得转回来。
治标不治本的政策,最后全是普通人在买单。